IT时代周刊:15岁的中国通信展长大成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7:27 IT时代周刊 | |
从184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封电报的发出计算,以电信讯号为传输载体的现代通信已经走过了160年的发展历程。人类对相互沟通和信息传递的无限需求不断推动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创新,而每一次通信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都会成为通信产业内涵和规模扩充的一个更高、更大、更坚实的基础。虽然说,通信产业已走过百年历史,但其中变化最大、最快,影响最深远的,恰恰是通信展诞生以来的这十几年。 在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史上,从1990年开始,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都是通信行业的盛典。通信展对通信业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年轮,还是一个交流的空间、展示的舞台。在这里,有我国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有通信行业各个领域的知名企业,有走在时代最前沿的高新技术,有讲座,有论坛,还有总结。可以说,历届通信展见证并推动了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今年的深秋季节,通信展15岁了。 1990~1999 摸索和酝酿的年代 1990年通信展的碎片只有在展会官方网站的尘封中才能寻到。这一年,通信业出现了两个国际展会,一个是6月举办的国际邮电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P&T CHINA 1990),另一个是由美国克劳斯公司在11月主办的“第5届国际电讯、计算机和电子展览会及会议”(EXPO COMM CHINA 90),正是这两个展会构成了今日通信展的源头。 1994年是中国联通成立的那一年,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格局。当时的邮电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首次联合主办国家级国际通信展览会———“1994年国际邮电通信、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展览会及会议”(PT/EXPO COMM CHINA 94),预示着我国的通信行业即将脱胎换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向市场。 90年代中后期,是全世界通信产业日新月异的年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系统在这几年中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世界,国际通信展也是一年一副新面孔。1995年,“北京国际无线通信设备展览会”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无线通信以其强大的力量和辉煌的前景,开始在通信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看一看当时的展示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些现在已经消失的名字: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中文加密寻呼机、简易型携带电话系统……昔日产业新秀转眼已成明日黄花,通信展上展出的东西很快就出现在每个人的手中,令人目不暇接。 从这时起,每逢单数年举办无线展,双数年举办国际通信展,这一惯例直到2000年才被打破。 2000~2004 发展和突破的年代 2000年以前,通信展更多意义上仅仅是通信业的盛会,观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专业运营商和厂商,这与许多其他展会参观者以北京市民为主不同,因而风尘仆仆的汽车、满场的外地口音和极为专业的参观群体构成了通信展的大背景。但是到了2000年,中国电信完成了固网和移动网的分拆,公司化改制也在这一年开始,通信企业开始向普通的民众靠拢。通信厂商不再是高新技术的代名词,也不再让普通人敬而远之。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建设的飞速发展,通信产业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普通消费者的多样化应用需求。通信展也越来越好看,增值业务、可视电话、信息家电、移动通信产品和宽带服务产品一次又一次给人们的眼球带来冲击力。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开通了CDMA网络,移动通信领域出现了新的局面。无线展与国际通信展也合二为一,“电信网络与数据通信大型报告会”、“移动通信大型报告会”、“一体化解决方案大型报告会”等众多报告会你方唱罢我登场,针锋相对,人们开始闻到激烈竞争的火药味,中国的电信市场再也不复昔日一团和气的景象。 2002年和2003年通信展的新亮点是3G和NGN。在这段时间,由于全球IT行业不景气已经持续了几年,信息通信行业期待复苏,因此在当年的日内瓦电信展上,许多国际著名厂商没有参加。但是,几乎所有国际大厂都来到中国参展,日本企业在2003年通信展上占据了整整一个馆,韩国SK和三星等厂商也声势浩大,随着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使他们重新获得了与欧美厂商竞争的机会。如何在中国展示自己,以求尽快融入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厂商此行的主要目的。 在这两年的展会上,爱立信、诺基亚、北电、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华为、中兴、大唐等三大3G标准的设备制造商悉数亮相,纷纷展示自己的3G解决方案。3G和NGN带来的新的生活理念颠覆着人们对通信的认识。 2004年是重要的一年,10月6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通过认证,同意“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成为全球展览业协会的成员。加入UFI是国际通信展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这一认证标志着国际通信展终于真正地“全球化”了。 这一年通信展总展出面积达到55000平方米,共使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部8个展馆12个展厅和部分室外场地,共有来自23个国家或地区的600多家信息通信单位参展,比照两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展示的范围包括3G和超3G移动通信、NGN与软交换、宽带接入、数据多媒体通信、IPv6、光通信、通信终端网络、智能网、网络融合、电信增值业务、电信支撑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数字家庭、信息家电等诸多信息通信科技。TD-SCDMA产业联盟首次集体亮相。 而且,世界著名计算机芯片提供商Intel首次亮相通信展,这是继2003年微软首次参加通信展后又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通信与IT融合已成现实需要。 2005 继续转型的一年 按照IDC不久前公布的亚太区(日本除外)电信通信业2005年趋势预测显示,2005年将是电信通信业继续转型的一年。电信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基本保持在15%左右的发展速度,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发展迅速。特别在资本运作方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均在2004年实现整体境外上市,运营业境外融资超过250亿美元,国内融资达到345亿元人民币。 但是,没有任何一场维新运动可以在没有争执、不经检验下打破旧的格局,而我国电信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也需要尽快地解决,比如监管手段的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普遍服务的纵深发展、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3G牌照发放等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电信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成为电信业,包括政府部门、运营商、制造商、增值业务 开发商等共同思考的关键话题。这一届的“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力求就电信业的转型问题,在高层内形成一些发展的策略共识。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为民表示,将主题定位为“电信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希望能够聚集智慧,力求就中国电信业在转型时期所遇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讨,以促进我国电信业可持续发展。 每一届的通信展都有新气象。未来电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将是“在理性发展中推进战略转型”。或许,真正的整合时代可能要到几年后才可能实现,但固网与无线通信间的界线已渐模糊,跨行业间的合作也已不再陌生。也许在这一届的通信展上我们能看到令人欣喜的消息,祝贺通信展15岁生日,也预祝本届通信展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