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搬运工”马志平:5大平台与20亿黑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08:5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志韬 南京报道 8月11日,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01号的南京熊猫厂区依旧人来人往,一如它辉煌之时。只是此时,办公楼下早已不见了熊猫移动前总经理马志平的那台奔驰600。 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熊猫电子(0553)自3月11日停牌至今,一直未能复牌。 不到三年的合作经历,马志平留给南京熊猫的是高达近20亿元的资金黑洞,那么,这些巨资最后都流向了哪里?马志平又是通过何种手法将这些资金“搬运”走的呢? 5大资本平台 “马志平旗下的公司太多了,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是跟谁在合作。”一位同马志平交往相当密切的熊猫移动前代理商告诉记者,“他主要就是通过这些公司之间的资金通道不停地走账。” 2002年2月,南京熊猫与马志平分别出资51%和49%组建熊猫移动,初始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马志平任总经理。 在同南京熊猫的合作中,江苏天创通讯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天创”)作为熊猫移动的全国总代理商,熊猫移动的手机全部由江苏天创负责销售。南京市工商局的登记资料显示,江苏天创成立于1999年4月,初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马志平持有90%的股份,其妻子邹建萍持余下有10%的股份。 2001年11月,江苏天创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1.1亿元,而这6000万元的增资资金全部由南京纵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纵横”)缴存。 在江苏天创拿下熊猫移动全国总代理之后,马志平又将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分公司的任务交给了南京纵横,江苏天创只在杭州和济南等少数地方成立了天创的分公司,西安、长沙、武汉、沈阳、南昌、郑州、石家庄、太原、郑州等地的销售分公司的注册工作实际上是由南京纵横出面进行。 记者从南京市工商局查阅的原始资料显示,南京纵横成立于1999年1月,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马志平占60%的股份,其妻邹建萍占40%的股份,公司注册地为南京市鼓楼区怡景花园。此后,公司一度增资到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徐亚斌,而徐亚斌为马志平的姐夫,同时也是南京纵横的实际操盘人。 在江苏天创确定同南京熊猫合作之后,南京纵横又开始了增资行动。2002年5月,南京纵横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至3.5亿元。“马志平可能就是通过单位定期存单重复质押获得银行贷款,从而虚报注册资金的。”接近马志平的人士分析。 “熊猫移动实际上跟江苏天创是在一起办公。”上述接近马志平的人士称,江苏天创实际扮演的只是一个资金平台的角色,其仓库等都是利用熊猫移动的,熊猫移动出货之后,江苏天创作为总代理,走一次账之后就将手机转给了南京纵横,而欠款则挂在江苏天创的账面上。 但马志平打造的资本迷宫并没有在南京纵横之前止步。除了在全国各地成立分公司之外,南京纵横还在北京、福州、成都等地成立了腾创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作为这些地区的总代理。 “这样,最后所有的账都集中挂在了江苏天创的头上。”这位接近马志平的人士称。 南京熊猫2004年中报显示,截至2004年6月末,熊猫移动为江苏天创累计42350万元银行借款提供担保;江苏天创对南京熊猫的应付账款为59405万元;其他应付款为68825万元,共计17.058亿元。 不仅是熊猫移动、江苏天创、南京纵横和设立在北京等地的腾创成为了马志平的资金平台,就连旗下的手机研发公司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也同熊猫移动之间产生了巨额的资金往来。 记者调查显示,南京摩拜成立于2003年10月,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马志平持股51%。“南京摩拜把设计好的手机卖给熊猫移动,然后再按销售数量提成。”马志平此前向记者表示。但熊猫电子的2004年中报却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南京摩拜欠熊猫移动的资金为1亿元。个中蹊跷,至今无人能解。 而马志平旗下的江苏天创维修设备有限公司也欠熊猫移动3074万元,如果算上易美和南京摩拜的欠款,马志平给南京熊猫和熊猫移动造成的财务黑洞高达20亿元。 由于马志平同时为熊猫移动的总经理,又是江苏天创的法定代表人,这样,资金在这些公司之间的流转就变得相当容易。“我是熊猫移动的董事总经理,银行认我,我签字就可以了。”此前马志平向记者吹嘘。 资金去向溯源 “危机就是从易美那边开始的。”熊猫移动一位高层向记者透露,“当时只要花3000万就可以把危机处理好了,但是我们那时已经缺乏资金来处理了。” 上海科技(600608.SH)2002年年报显示,上海易美通信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注册资本为2005万元,上海科技持股50.12%,马志平的江苏天创持股24.94%,余下股份由吴志建持有。 据熊猫移动的这位高层向记者透露,由于上海科技在2004年年底准备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马志平,因此命令其派驻易美的财务总监大量抽走资金约1.7亿元,从而导致易美的流动资金链断裂。事情曝发之后,马志平派去的财务总监等管理者一看情况不对,根本就不敢接手易美的事务。 作为熊猫移动的贴牌商,截至2004年6月30日,南京熊猫对易美的应收款为1.6214亿元,而马志平投向易美的资金也损失殆尽。 除此之外,接近马志平的代理商向记者透露,“马志平在研发方面太冒进,据说亏了五六亿元。” 据他称,当时马志平去跟韩国人去谈引进机型的时候,熊猫移动根本就没有还价的能力。于是马志平遂抛弃韩国人,转向自主研发。2003年年底,马志平成立了南京摩拜、熊猫通信技术等三家研发机构,开始了熊猫手机的自主研发。 但是研发的进展并不顺利。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手机——M18原定于2004年1月上市,但是由于发现多处质量问题,一直到2004年3月底,新手机才开始投放市场。而其新款手机X70原定在2004年4月上市,同样也由于设计问题没有解决而推迟到8月份。但是生产该款手机的全部原材料采购已经全部完成,且占用3.7亿元资金,并由于原材料降价而损失不小。 2004年下半年之后,熊猫手机销量不断下滑,马志平投向研发的巨资回收情况相当不理想。按照马志平此前的设想,仅南京摩拜就可以依靠提成而获利七八千万元,但是最终未能如愿。 而对于马志平来说,更大的亏损则来自资本市场。 “2002年,朱耀明缺钱的时候曾经找马志平融资过几百万。”知情人士透露说,“当时朱耀明急得要跳楼,到处找钱”,而马志平的借款解救了当时资金周转相当困难的朱耀明。从此,马开始了同朱耀明的“合作”,并通过朱耀明认识了袁承安。 2002年2月,朱耀明控制的新华证券发生资金危机,没钱还账就将手中市值约2.9亿元的南方建材股票转给了马志平。为了维持股价,马志平开始向南方建材的庄家袁承安借款。 2003年中,朱耀明旗下的百科药业等股票开始跳水,袁成安、马志平等控盘的南方建材在巨额资金的维持之下,幸免于难。但是到2004年8月份,马志平自身资金链发生困难,不得不开始甩卖南方建材的股票。由于股价不断下滑,仅仅收回资金2.6亿元,共损失约5亿元。 南京熊猫受累 “现在很多亏损都得由南京熊猫来背。”上述接近马志平的代理商表示。 2005年3月14日,南京熊猫发布公告称,由于欠南京唯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2亿的债务出现支付问题,其在熊猫移动的51%股权和另一家子公司南京熊猫通信发展有限公司95%股权,已被法院按照司法评估价值1.2亿元强制执行给南京唯特以偿还所欠债务。 “虽然剥离了熊猫移动,但南京熊猫给江苏天创做了很多担保,江苏天创也欠下了南京熊猫巨额资金。”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熊猫电子在香港迟迟不能复牌的重要原因。” 南京熊猫2005年3月7日公告,截至2004年6月30日,江苏天创欠公司应收账款5.94亿元和其它应收账款6.88亿元,南京熊猫同时还向江苏天创提供担保4.25亿元。 有消息称,易美资金链断裂之后,江苏天创的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和存货所剩无几,南京熊猫有望追回的资金仅2亿元左右。而马志平此前打造的南京纵横、腾创等销售渠道目前也名存实亡。“腾创的销售队伍已经基本上解散了。”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 西藏金珠(600773.SH)的公告显示,马志平通过旗下长恒实业持有的西藏金珠股票目前也已经全部抵押在银行手中。 2004年6月22日,南京长恒实业向光大银行南京分行申请贷款2000万元,并用其持有的2000万股西藏金珠社会法人股,按每股1元的价格向光大银行南京分行质押。2004年7月28日,南京长恒实业为深圳市全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州分行申请贷款2000万元,用其持有的1600万股西藏金珠社会法人股进行质押。这样,长恒实业持有的西藏金珠股票全部质押在银行手上。 更何况,马志平在长恒实业中也只持有51%的股份,其他股份为范伟持有。而有消息称,范伟所属股份实际持有人为中科健的郝健学。 至于熊猫移动,经历了马志平的一番折腾之后已经大伤元气,新股东南京唯特目前也迟迟不能有资金注入。 “现在已经很少有代理商还卖熊猫的手机了。”上述接近马志平的代理商就曾因为代理熊猫手机也损失了数十万元,现在已经退出了熊猫手机的代理商行列。失去了造血功能的熊猫移动变得更加困难。 而在此前,市场曾有传言,由于熊猫移动欠代理商北京松联科技有限公司上亿元资金,北京松联一度曾想通过“债转股”,将欠款转化为股份,从而入主熊猫移动。但是当记者于8月11日向北京松联总裁叶强求证时,“该处理的都已经处理好了,我们怎么可能去入主南京熊猫呢”,叶强对记者表示,“大家都把我们当作熊猫移动的救星,但是我们不是”。 那么,谁还能成为南京熊猫的救星呢?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