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被谁俘获 访胡鞍钢3G报告反驳人阚凯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04:09 每日经济新闻 | ||||||||||||
黄婕 NBD报道 1月20日,一组名为《中国3G世纪报告》的系列文章再次牵动了世人的视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教授在文章中疾呼:信产部已经被某些利益集团所“俘获”,中国不应再在上马3G问题上拖拖拉拉。
此言一出,业界哗然。第一个“跳”出来对此“反驳”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阚凯力教授。“要么缺乏事实依据,要么脱离中国国情。”对于胡鞍钢的此番言论,阚凯力表示“实在不能同意”。 该不该尽快上马3G?信产部究竟有没有被“俘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阚凯力教授。 《每日经济新闻》:胡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有关部门不开放3G市场是出于国家安全、军用的考虑,认为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SCD-MA技术还未成熟。所以他呼吁民用和军用特需应分开,先在民用领域采用国外的技术标准。您怎么看他的这个观点? 阚凯力:我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听到这种说法。在电信业对3G的讨论中,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把军用作为3G决策的考虑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外界一直关心3G市场何时启动,胡教授的观点是越快越好,您怎么看? 阚凯力:胡教授的报告里提到,3G市场的成熟不是取决于自我技术成熟不成熟,而是取决于需求市场是否存在和成熟,这个观点我完全同意。但是,中国现在启动3G市场的环境成熟了吗?胡教授并没有回答。 我认为,不但中国,连国际3G市场是否成熟都要打一个大问号:第一,目前世界上所有的3G运营商都在亏损,这本身就说明3G市场的需求不足。第二,国际上开始3G运营的地方,绝大多数业务仍然是话音,高端3G业务到现在都没开展起来。 再从国内看,联通号称2.75G的CDMA1X已经开通了几乎所有3G业务,但是网络容量严重空闲,而高端业务的使用更是微乎其微。结果投资680亿,换来的却是连连亏损,进退两难,公司高层都不得不承认它“超前于市场需求”。 因此,国际国内的现实都充分证明,对3G特有的业务需求仍然严重不足,启动3G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国家还要再为3G投资几千亿,背上一个更大的包袱吗? 《每日经济新闻》:胡教授的报告用了很大篇幅来论述3G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来纯增量市场,这也是胡教授认为3G必须尽快上马的一个理由。您认为他的这个论述是否成立? 阚凯力:稍有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政府在任何行业投资,都会带来就业机会。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就曾经讲过,要想增加就业、提高GDP,政府只要今天花钱雇人挖沟,明天再雇人把沟填平就可以了。但是这是有效投资吗?为3G投入几千亿,当然能促进就业。但是如果没有需求,就成为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还不如用这些钱去开发西部、去搞环保、去办希望小学,不但可以增加就业,还可以造福子孙后代。所以,是否创造就业机会,与该不该上3G没有必然联系,把这两个问题扯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 《每日经济新闻》:那么,是不是谈行业竞争也没有意义呢?胡教授在报告里提到,中国电信业的“世纪病”造成了目前运营商ARPU值(每用户平均业务收入)下降的问题,并且提出第二代移动通信将逐渐进入稳定期,需要新的技术来推动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阚凯力:去年我就说过,盲目追求ARPU值是移动运营商的一个误区。以前一个“大哥大”要几万块,ARPU值当然高了,但是有几个人用得起?现在ARPU值为什么下降?因为打破垄断了,竞争激烈了,资费下降了,平民百姓能用上手机了。所以,现在的ARPU值下降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 《每日经济新闻》:我们注意到报告里有这样一句话,“现有电信管制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可能被受管制产业所‘俘虏’,其主要原因是管制机构和被管制产业之间存在一个‘旋转门’(revolvingdoor),即管制机构的不少官员来自于被管制产业,也有一些官员离开管制机构后又回到被管制产业,从而在管制机构和被管制产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信产部真的被有关利益集团“俘获”了吗? 阚凯力:信产部被俘获?被谁俘获?被运营商?设备商?还是谁?自前年以来,国有企业都划归了国资委,信产部对人、财、物什么都不管,信产部有什么利益?利益怎么来?信产部1998年才成立,才开始政企分开。 现在我国政府各部门的干部大多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很多人也是从国企出来的。不但信产部,从发改委、国资委甚至到国务院,哪个部门不是这样?政府对行业的管理,还需要对行业熟悉的人管理。中国人不行,难道去请“老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