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信业复苏 外国运营商如何布局中国棋(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6:05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
中国棋之未来布局: 突破口显现实力较量开始 不过,Hoffman也认为,最近一年多,全球电信业的环境有所改善,投资者的兴趣又回
对复杂的商业行为进行预测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但分析当前电信业发展的特点和中国的市场环境、管制环境,还是能够找到大的方向。 电信研究院的陈金桥认为,从目前看来,在3年之内,外国运营者进入中国的突破口仍然是增值电信服务。这是因为增值电信服务是首先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在政策管制环境上为外资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在技术环境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IP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为增值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市场环境上,目前中国已有一万多家从事增值服务的各类企业,提供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服务、手机短信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电子邮件等业务,市场对增值服务的需求已经被培育激发起来。这些都为外资加大进军增值服务市场的步伐提供了条件。他预计,未来外国运营者在该领域有可能通过购买现有增值服务运营商或与各方组成中外合资公司等方式进入中国。 而基础电信服务领域今年12月11日才开始对外开放,且有较为严格的地域和持股比例限制。陈金桥认为外资大多将以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以股权收购为投资导向,暂时不会介入中国运营商的业务经营,等到恰当的时机(如政策完善、市场成熟)才会与合作伙伴申请成立合资公司。 此外,由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空间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最强,将成为外国运营者持续关注的领域。专家认为甚至有可能出现多家跨国公司积极争夺中国合作伙伴的局面,外国公司的前期策略可能是以股权参与的方式间接投入,今后将逐步向业务经营渗透,在恰当的时机申请成立中外合资公司。考虑到中国地域广大的地理条件,在移动通信领域,外商独立投资建网的可能性很小,移动虚拟网络运营(MVNO)和区域性牌照可能成为外资进入的突破口。当然,这些都要通过中国管制机构的评估,以确保中国电信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平衡、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外资电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大事记 事件一:上海信天成立 2000年12月,中国电信集团上海电信分公司、美国AT&T公司和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资组建上海信天通信有限公司。在2500万美元的总投资中,美国AT&T公司持股25%。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是运用IP宽带网为上海浦东的跨国公司提供完善的全球通信服务。上海信天通信于2002年3月开业。 事件二:沃达丰增股中国移动 2000年11月,沃达丰以25亿美元收购刚刚上市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2.18%的股份;2002年5月,沃达丰追加了7.5亿美元的投资,将其在中国移动的股份增加到3.27%。沃达丰的长远目标是取得中国移动15%到20%的股份。 事件三:DoCoMo设立全资研究公司 2003年10月,日本NTTDoCoMo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这个投资额为530万美元的研究中心主要研究4G及后4G的尖端移动通信技术。 事件四:联通时科挂牌 2004年4月,中国联通与韩国SK电讯的合资公司联通时科在北京挂牌。联通时科的总投资额是七百多万美元,其中中国联通占51%的股份,SK电讯占49%。联通时科是中国入世后履行电信业开放承诺成立的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资电信企业。 事件五:深大电话解体 2003年11月,英国大东电报局与深圳电信发展公司20年的合同期满。2004年6月30日,双方的合资企业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宣布并入深圳电信,这家20年前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电信运营公司走到了历史终点。外方股东英国大东电报局,作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曾实质性介入中国内地基础电信运营领域的外国公司,也随之黯然退出。 事件六: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开业 2004年年初,法国电信在北京成立“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并于11月1日正式开业。这也是该公司设立在法国本土以外的第八个研发中心。该中心由法国电信独立投资300万欧元成立。另外,法国电信此前已经与中国电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各出资1000万欧元在广州合资兴建一个研发中心,目前广州研发中心尚在筹备阶段。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