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联通推出“世界风”双模服务专题 > 正文

联通双模卡各地测试完毕 年末有望正式发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2:12 南方日报

  目前已完成测试,一卡一号可兼容GSM和CDMA两种网络

  双模手机的推出是2004年中国联通转战高端市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2004年7月,中联通大力推出双模手机“世界风”之后,横跨两网的“真正的全球畅通”成为了当时最火热的营销事件之一。但当时备受关注的双模卡则被宣布推迟推出。

想送免费的歌曲祝福吗 想送免费的歌曲祝福吗
天堂II 混沌的年代 天堂II 混沌的年代

  而日前,中联通再次吹响想挺进高端市场的进军号角,宣布双模手机卡即将推出。

  年末双模卡再火一把

  尽管一直公开声称其双模卡尚处于“试验”阶段,但中联通实际上已经开始秘密筹备双模卡正式上市前的准备工作。

  日前,双模手机卡将推出的消息首先在四川传出,继而重庆联通也放出了相关的风声。先是有消息称,双模卡将于今年年底在成都上市,而四川联通方面也已经接到了来自总部的“双模卡预定的数量统计”。其后,重庆联通高层人士也透露,首批双模手机卡将在年底以前发售。首批投放量预计在10万张左右,但价格待定。

  “联通的双模卡即将问世。”中国联通综合管理部部长黄泉也透露了消息。北京联通市场部王晓娟表示:“北京联通在双模手机方面目前已经测试完毕,但正式上市的时间尚未明朗,正在等待总部的指令。” 

  据了解,首批双模卡已经到位,现在储存于联通的仓库中,只待关于双模卡上市的资费政策、优惠政策讨论完毕后就可进行市场拓展。首批负责给联通生产双模卡的手机卡厂商,包括荷兰雅思拓公司,已经开始正式向联通供货,而联通内定于12月的第二周开始在全国出售这批双模手机卡。从雅思拓网站上了解到,这家此前在中国不太知名的公司,实际上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卡供应商,为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提供各种智能卡,而全球的卡销量已经高达30亿张。引人关注的是,电信卡在雅思拓的所有销售行业中高居首位。

  据了解,在双模卡上市之后,现在联通130/131的8000万G网用户,只需更换双模卡,就可以将自己的130、131号码在CDMA网络中使用,而133用户也同样可以通过双模卡使用130的网络。这意味着用户在转网时,不用再更换手机号码。

  不会挤压双模手机生存空间

  中联通在今年8月推出“世界风”除了有攻占国际市场的考虑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融合中联通C网和G网的资源。而在“世界风”推出之后市场也的确出现了很火爆的场面。据了解,深圳联通营业厅当时多次出现部分热销的“世界风”断货的情况。根据深圳联通客服部总监介绍,双模手机的“专线”1001目前每天都能接到上百个咨询电话,近段时间还接到不少咨询双模手机“断货后何时能上货”的电话。

  就在双模手机卖得如此火爆的时候,双模卡的出现,是创新还是重复?会不会“左手打右手”,挤压双模手机的生存空间?

  对此,联通市场部相关人士透露,联通正在制定的双模卡资费和优惠政策,实际上就是为了使双模卡和双模手机区分开来。“此次双模卡的推出只因为联通的业务需要。”中国联通总部市场部的一位人士说。而联通另一位高层则作出了更好的答案:联通正在制定的双模手机卡资费和政策,这将使它和双模手机区分开来。“总体来说,双模卡针对中低端用户,双模手机针对相对高端的人群,而双模卡和双模手机也可以同时使用,二者并不矛盾。”至于最后的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过,在今年12月底之前,相关的政策将会制定完毕。”这是中联通内部人士的一种保证。

  小资料

  双模手机卡

  与双模手机的双卡双号相比,双模手机卡1卡1号,同时解决了“带号转网”和两个号之间的呼叫转移问题。 

  实际上,双模卡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在GSM和CDMA两种制式的网络上使用。这不但使其和双模手机一样,解决了GSM和CDMA用户在国际漫游时,不能在另一种网络中使用的问题,而且相比双模手机的两张卡两个号,双模卡只有1卡1号,这同时解决“带号转网”和两个号之间的呼叫转移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双模手机新闻 全部联通新闻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硬件驱动程序高速下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