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联通推出“世界风”双模服务专题 > 正文

联通双模卡完成测试 显著提升业绩尚需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4日 11:26 通信信息报

  被寄予厚望的双模卡,是技术上的一个创新,但双模手机卡只是将两种制式的移动网络并列,并非融合,不能带来业务形式的改变,对电信业务创新的贡献不会很明显,能否使联通迅速拓展出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尚难定论。

  本报记者 林琳

想送免费的歌曲祝福吗 想送免费的歌曲祝福吗
天堂II 混沌的年代 天堂II 混沌的年代

  据悉,联通“双模卡”近期完成测试,继今年8月5日晚推出双模手机后,另一个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双模卡再次亮相。双模卡不仅是问世不久的双模手机的重要补充,而且还是联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次努力和尝试,但能否在短期内提升联通的发展速度,仍未可知。

  颇具贵族风范的双模手机推出半年后,率先打响了联通“双模战”的第一枪,虽说赢得了市场一片叫好声,但由于部分双模手机采用“存款赠手机”的促销活动,使得联通还未能走出成本补贴销售方式的阴影。

  联通和竞争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同时拥有G网和C网两张庞大的网络,联通常对外宣称,GSM网络是它的基础项目,而CDMA网络则是被看作联通生命力的项目,但C网却是长期不赢利的部分。

  盈利主要来自GSM业务的中国联通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据联通第三季度季报显示,联通旗下CDMA业务前三季营业收入193.8亿元,年增幅高达51.3%,但前三季度则亏损3000万元,不过比去年前三季度亏5.7亿元有所好转,因此,联通需要给自身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虽说联通在C网方面的发展差强人意,但作为惟一可以经营C网的国内运营商,如何依靠C网的独特魅力促进两张网的共同进步,如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目标,着实是牵动全局的大事。

  双模卡的市场定位有别于双模手机的高端定位,双模卡将更注重于中低端用户群。众所周知,联通的用户规模数不小,已经超过1.1亿户,但所缺乏的主要是含金量高的高端用户,这是联通的利润水平与其竞争对手——移动集团间长期存在较大差距的“硬伤”。近些年来联通经营战略的主线也开始重视开发高端市场,这次联通重点推出的双模卡,用意在此。

  此次即将推出的联通双模卡,和双模手机如出一辙,仍主打“双模”牌,但联通在8月上市双模手机不到半年就上市双模卡,虽说针对的用户群不同,联通正在制定的双模卡资费和优惠政策正在努力地将双模卡和双模手机区分开来,但是只有真正地做到细分用户群、深挖潜在用户群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避免他们“左右手互搏”的危险,这是一项颇具难度的工作。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推出双模卡是联通加快企业发展的良好选择,在目前移动业务市场,相比移动的强大优势,联通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如何更加鲜明地打响联通的旗号,这就要求联通拿出“人无我有”的创新技术。

  被寄予厚望的双模卡,是技术上的一个创新,但双模手机卡只是将两种制式的移动网络并列,并非融合,不能带来业务形式的改变,对电信业务创新的贡献不会很明显,联通能否借此而拓展出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新增的双模手机卡用户对联通公司效益的提高究竟能有多大的帮助?这都是亟需考虑的问题。

  如果双模卡的推出,只是促使用户群在联通公司自己的G网和C网间进行交换,那么就只是停留在联通固有的用户群,只是巩固了老用户缺乏开发新用户的能力,这样就有违联通吸引、扩大新的用户群的初衷,对联通业绩的改善效果将不大明显。

  至于利用CDMA 1X在数据业务上的优势来吸引部分移动公司的用户,使之至少成为联通的移动数据用户,这是极有希望的,其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寻找到可供挖掘的市场潜力。因CDMA 1X在接入速率上的明显优势,有移动数据接入需求的用户肯定存在,利用自身优势最大范围地吸引他们加入到“双模家族”中来。

  总之,联通将推出双模卡这一举措值得期待,是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次努力,即将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双模卡是联通公司的又一项“杀手锏”级的创新,但要实现短期内显著提升的经营业绩,这恐怕需时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双模卡新闻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硬件驱动程序高速下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