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正文
评论:垃圾邮件黑手伸向用户钱袋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13日 15:55 北京晨报

  也许人类注定是永不停息地挑战这个世界并挑战自身的动物。现在,他们又在依靠互联网技术,依靠看不见的信息,重新塑造着财富的结构。因此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正融入一种由不断缩小的计算机和不断膨胀的通讯所产生的新经济中。我们的某些生存方式因之改变,比如通讯,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将许多的心事、诸多的公文封在信里寄来寄去,现在,一切都交给叫“伊妹儿”的电子邮件转瞬间轻松传递。正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电子邮件,并越来越频繁地打开阅读它时,却猛然发现它正胃口大开地吞噬着我们的时间与金钱。这
一切,都是垃圾邮件惹的祸。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为它买单——垃圾邮件大张胃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被网罗进电子邮件的世界里,我们依赖它的神奇速度传递信息。最新调查表明,全球每天在网络上传送的电子邮件已达到14亿封,平均每分钟有97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全球平均每天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发送或接收一封电子邮件。到2001年7月,全世界的网民将达到6.99亿,这些人中,每个人都会拥有至少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庞大的邮件使用族已悄然形成。

  但邮件使用族们却被一种东西搞得厌烦而头痛不已,就是他们发现自己的电子信箱里面的各种信息总是不请自来,这些不受欢迎的信息被称为垃圾邮件。按照中国电信的定义,是指向未主动请求的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广告、刊物或其他资料;没有明确的退信方法、发信人、回信地址等的邮件。利用网络从事违反其他网络服务供应商ISP的安全策略或服务条款的行为和其他预计会导致投诉的邮件。

  垃圾邮件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有关调查显示? 大约有90%的因特网用户每周都收到垃圾邮件,三分之一的用户称他们每周要收到6到20封垃圾邮件。更为严重的是,垃圾邮件已给每个使用者提出这样的难题:用于阅读和删除这些邮件的时间越来越长,花费的网费越来越高,兜里的钱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被垃圾邮件理所当然地拿走。

  看看一位网民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的经历:

  “现在这网上商业性的垃圾信真是猖狂无比,我每天都要收到十几二十封,折算下来,每个月浪费我上网费至少百元以上,还没算上我个人的时间损失和精神损失!不知为什么从未听到你们对垃圾信发送者进行过处理,也许是觉得于法无据,也许是处理了没有宣布?”

  更多的人因为垃圾邮件甚至对电子邮件敬而远之:

  “想当初能收到一封伊妹儿,不知有多兴奋。可现在每收到一封邮件首先要想它是从哪儿来的,一大堆垃圾邮件,有时看得人头痛。废了大把‘银子’不说,一不小心还会把心爱的computer(电脑?撑死……”

  不知不觉地,垃圾邮件带给每个使用者的经济损失已不可小视,算一算是笔惊人的数目。欧盟执委会近日的一项研究显示,不请自来的电子邮件往往塞满网络使用者的信箱,这些“垃圾邮件”一年使全球的网络使用者损失100亿欧元,约合93.6亿美元。这项研究指出,世界各地每天寄给网络使用者的电子邮件大约有5亿封。读取或删除这些邮件的时间愈多,花费的上网费用就愈高。“全球网际网络订户为了收看‘垃圾电子邮件’,一年间不知不觉花了约莫100亿欧元。”

  中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据业内专家估计,即使是保守地测算,垃圾邮件每年给中国网民造成的损失也超过亿元。

  据记者了解,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成为国内外各商家利用网络发送各种邮件广告的天赐良机,网民的电子信箱中垃圾邮件骤然增多,有些人每天甚至收到十几封、几十封。在我们不厌其烦地打开或删除这些垃圾邮件的过程中,上网费用的账单也在悄悄增加。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新近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公告上的数字明确显示,我国现已有2250万网民,用户拥有E-mail账号的平均值为3.24个,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邮件数为16.82个。有人测算,如果以每个网民每月为垃圾邮件付出1元的上网费用算,一年下来,中国网民就要被垃圾邮件耗费上亿元的费用。这还不算各ISP、ICP们相互接收垃圾邮件产生的系统费用。

  甚至有些人对电子邮件本身产生了惧怕心理,那种被恶意打扰的感觉令他们宁愿与网络维持着适当的距离。

  谁将垃圾邮件养胖——技术这把双刃剑令人无奈

  令人迷幻的比特(字节)世界所建立、并不断更新着的一切,似乎总有自己的理由。依靠信息技术建立起的免费规则、注意力经济等等,让互联网产业闪动着耀眼的光芒,又让人隐约感到费解。因为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满足我们期望中的好处时,事先难以预见的弊端也接踵而来。垃圾邮件与互联网技术伴生而来,是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的副产品之一。它一出生就注定了要有诸多商业机会因之诞生,同时又有普通消费者承受其害。

  几乎所有中国著名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设有免费邮件服务,这也成为网站最开始争夺眼球的杀手锏。免费来的东西一般就是免责的,因此用户们乐此不疲地在网站上注册自己信息的同时,自己的详细记录与资料也被一并输入了一个巨大的营销网络。目前的互联网技术也可以使用户在完成一次交易或咨询后,电子邮箱的资料被记录下来,大量的广告性电子邮件随后而来在所难免。 

  即使我们的网站还没有发展到将大家的电子信箱变成货币资源的时代,现有的技术也可以使垃圾邮件在互联网之上长驱直入,叩开每个人的电子信箱之门。据了解,现在我国网民使用的电子邮件的通信协议保密性和完整性都比较差,垃圾邮件可以利用一个漏洞找到藏身之处继而四面开花。因为沿用至今的邮件收发协议对保密和用户身份验证的要求不高,防君子难防小人。尤其是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在发信的时候不进行身份验证,不论发信者是否某个邮箱的主人,甚至不论这邮箱是否存在,只要这个发信服务器地址存在,就可以任意发信。发送者可以假冒任何人的名义来发信而不被发现,即使发现也没办法追究,这样的事情在商业规则与法律界定方面尚属模糊地带。

  从具体技术上讲,由于免费邮箱的系统现在的功能都很强大,有一些辅助功能就成为了垃圾邮件发送者的神兵利器。例如,大部分邮箱有一项“来信转发”的功能,发垃圾信者只需要将收集来的大量邮箱地址放置在这个项目列表里面,接下来每次只要对这个邮箱发送一封垃圾信的原稿,那么这个信箱就会自动把该信转发给列表中的用户,骚扰所有被列入表中的人。如果某些用户又设置了“自动回复”功能而邮件系统不能识别的话,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即使当系统管理员查封了用来发垃圾信的邮箱账号后,发送者也可以再申请另外一个账号继续发送,或是到其他提供免费邮箱的ICP主页上获得账号继续行动。像21CN、新浪搜狐这样的电子邮件服务商都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如果同一个地址将同一封邮件一次发送20次以上,就会被跟踪或屏蔽,但对最笨的办法——一封一封地发,也束手无策。

  我们现在可以说互联网技术造就了垃圾邮件滋生的土壤,是免费令使用者遭受垃圾邮件的骚扰、为它浪费时间与金钱也只能吃哑巴亏。其实,垃圾邮件的出现与庞大起来是一种必然,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网站迟早都要通过商业邮件的方式获得回报,所以,垃圾邮件只有增加的趋势,短期内不可能减少或消失。

  对付垃圾邮件——看不见硝烟的战事展开

  由于垃圾邮件已引起网站用户的反感,特别是用户们不愿意为此花费金钱与时间之时,网站就首先出动了。网站已发现,每年因垃圾邮件要失去7.2% 的用户,因为用户为躲避垃圾邮件通常更换新的邮件地址。在业界,网站与垃圾邮件之间已形成一场不见销烟的战事。

  据记者了解,包括新浪、21CN、FM365、搜狐等在内的网站,在服务器端都在为对付垃圾邮件上投入重兵。未经完全证实的数据是,每个网站在与垃圾邮件斗争上的费用动辄几百万元,超过千万级用户的服务商要花到上千万元。21CN为对付垃圾邮件,系统上放置了三道防火墙,每天都会发现来自几万个IP地址的垃圾邮件被阻隔在外。有些网站还在电子邮件的页面上就设有垃圾邮件过滤器,期望用户自己做个有心人,记录下讨厌的垃圾邮件发送地址,过滤掉它。虽然这么做有时也不免“伤及无辜”,使那些合法的电子邮件无法被送至用户手中,hotmail等邮件商的过滤行动还引发过不小的争议,但这对用户来说,还是比频受垃圾邮件轰炸为好。

  各种各样的垃圾邮件清除工具也应运而生。最近,就出现了诸如Spam Exterminator之类的工具。据说安装后可以在线检测你的邮箱,一旦发现有新信到达就会自动调用其内建垃圾邮件地址,这些都是臭名昭著的乱发垃圾邮件/邮件炸弹的E-mail地址,与你的邮箱中的邮件比较,如果一旦确认是发自恶意地址的邮件,一律拒收。国外一些民间组织已经在共同应对垃圾邮件的危害,并的确产生了威慑作用。近日,由数名欧洲数据保护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强烈建议取缔垃圾邮件。虽然在某些具体解决方案上尚未达成一致,但总体上来讲,大致把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初步定为“侵权”。

  对垃圾邮件来说,最大利器还是法律。不但会令它伤筋动骨,还可能要了它的命。2000年7月,美国众议院以427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反垃圾邮件法案》。该法案不仅使用户可以更加容易地将那些未经授权而闯进来的垃圾邮件拒之于门外,同时也赋予了网络服务商(ISP)们对抗垃圾邮件新的法律武器。

  一个月后,新华社的一则报道令国内互联网界为之震动。报道说,垃圾邮件无效占用了网络资源和用户的电子信箱资源,降低了网络使用效率,影响了正常使用,还导致一些不良信息的泛滥。中国电信因此组织制定了反垃圾邮件的处理办法。

  此办法规定,因某些用户发送垃圾邮件等不正当使用网络行为影响到其他用户或通信网络正常运行,中国电信有权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采取对用户进行警告、暂时关闭直至永久停止对其服务的措施。在某些用户滥发垃圾邮件对网络通信产生严重影响的,中国电信各级部门将及时向当地执法部门报告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更重要的是,此办法规定了责罚方式:对拨号用户,在接到投诉后三个工作日内对用户予以警告,并将其列入监控名单,在警告后仍发送垃圾邮件者,则在通知该用户后,采取暂停直至永久关闭账号等措施,阻止该用户再发送垃圾邮件;对情节严重者,移交当地执法机关。对专线用户,在接到投诉后三个工作日内对专线用户予以警告,若用户在三个工作日内没有回复或五个工作日内没有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将采取封堵端口或封堵路由器的方法加以制止,对因专线用户注册的联系人变更没有及时通知而导致无法通知到专线用户或找不到联系人的,可以直接封堵端口或封堵路由器。

  “受到垃圾邮件影响的用户可以向中国电信投诉”,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投诉到底有多少,是不是起了作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法律规定之下,各商业网站都变得谨慎有加。前几日有人冒充新浪名义利用邮件搜集新浪用户的资料,新浪只能在网站的首页上反复刊登几次声明,提醒用户不要被骗。当记者问为什么不向用户信箱中发送这条声明时,新浪有关人士说:“我们不能发,这有垃圾邮件之嫌。”

  收费邮件随之诞生——垃圾邮件挑战网络游戏规则

  对于垃圾邮件的问题,我们能否在发生过的经验、教训上重新开始呢?网站们首先想到给部分人吃小灶的办法,进行特珠服务。这种服务就是电子邮件服务从免费到收费的开始。

  263是最早的探索者。据记者了解,263在一年前就已悄然尝试对有需求的人进行特殊服务,每月收费在15元左右。一位用户说,最开始申请这样的信箱时,他是为了能更有保证地收发邮件,后来他发现更大的好处是比较有效地阻止了垃圾邮件的骚扰,而此前这位商务人士耗费在垃圾邮件上的费用,远高于申请收费邮箱的费用。也许这么计算的人越来越多,现在,263已拥有近10万收费邮箱用户。

  下一个行动者是21CN,这家有电信背景的华南最大门户网站最近正式推出了其个人商务邮箱,面对商务人士做个性化服务,每月收费20元。据这家公司透露,刚试推一个月,就已有万余用户欣然接受。对大多数人来说,花钱可以得到更有保证的服务,更可以免受垃圾邮件的骚扰。对网站来说,则出现了很值得玩味的局面,一方面网站为对付垃圾邮件付出了巨大的财力,另一方面垃圾邮件又客观上为网站培植了收费的根基之一。21CN的CEO陆德说,当公司收到第一位用户为自己的电子邮件交来的20元时,才有收费时代真的已在中国落地的感觉。更多人邮件服务商也试探着步其后尘,免费规则一统天下的互联网世界开始松动。

  业内人士认为,垃圾邮件也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信息需求的态度。由于最常见的垃圾邮件主要是快速致富信息、成人内容广告和其他商品广告,它对用户有用没用姑且不论,其不请自来的风格就令人感到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犯。

  由于每封邮件从一个用户传递到另一个用户,至少要经过发件服务器、域名解析系统、收端服务器多个环节,垃圾邮件出自哪个环节很难确定,因此业内专家认为,垃圾邮件还处于魔高于道的阶段。它浪费每个用户的金钱不可能完全避免。如何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听听专家的看法。

  一是不要随便公开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如果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成为垃圾邮件地址列表中的成员,你的信箱将成为垃圾邮件的“重灾区”。最好不要在新闻组(News)、论坛(Forum)、公告板(BBS)等这些流量较高的服务公开你的电子邮件地址,因为有很多的软件可以自动收集这些新闻组文章或者论坛中出现的电子邮件地址。还有些人光顾一些国外成人网站,那里最容易成为垃圾邮件搜集者密集的地方,你的邮箱就可能被他们记录后多次转卖,垃圾信件会越滚越多。

  二是尽量采用转发的方式,转发到你的ISP的本地信箱。你可以申请一个转发信箱地址,结合地址过滤,转发到真实信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需要结合地址过滤和字符串特征过滤才能取得最好的过滤效果。比如设置当邮件主题为空白或者主题中包含“赚钱”、“好消息”、“美金”的邮件拒收或者直接丢弃。所有天下掉馅饼的事,你都不能信。

  三是充分利用Web信箱的垃圾过滤功能,自己动手过滤垃圾邮件。方法基本与转信的方法一致,设置为只有收件箱为当前信箱的才把邮件存储到收件箱中,如果不是,直接送垃圾箱。还可以设置多条过滤器,使用“特征字符”的过滤方法层层过滤。

  四是不要回复任何垃圾邮件。对所有垃圾邮件都要提高警惕,最好的方法是不理不问,直接将发送人地址加入拒收邮件发送者清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无法清算垃圾邮件到底从每个人兜里掏走多少银子,但我们也不必真的因噎废食,抗拒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种种美妙感受。因为历经变化、并能在变化中快速转变思维的我们,有能力学会与技术的不完美相处,与感觉的不理想妥协。 (晨报记者 刘书)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业内人士称 将发送垃圾邮件行为定为侵权 (2001/02/07 07:55)
帮自己找个垃圾邮件清道夫 (2001/02/06 14:12)
垃圾邮件一年浪费全球网民93亿余美元 (2001/02/06 12:08)
对付垃圾邮件 服务商会“错杀无辜” (2001/02/05 14:10)
垃圾邮件每年造成上百亿欧元损失 (2001/02/05 11:28)
网站明里暗里并购 潮起谁为王?(2001/04/19 11:25)
调查显示银行医院信任度高于互联网(2001/04/16 06:19)
芯片产业建设别走重复建设老路(2001/04/13 06:54)
联想一山难容二虎?郭为、杨元庆公开赛跑(2001/04/09 06:15)
刘书专栏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都市生活全新改版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独家连载中国第一部足球小说《假球》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