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人民网 > 正文




注册50M免费邮箱
手机短信传情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人物侧记:克隆植物基因之父辛世文

http://www.sina.com.cn 2001/02/28 09:59 人民网

  现今,世人已几乎无一例外地认识到,生物基因克隆和转移技术的发明,已使生物世界面临着一场空前重大的革命。

  但是,人们也许还不知道,曾经有一名炎黄子孙在这场重大的生物革命中作出过关键性的贡献,并至今还在继续为推动这场革命的进展而努力奋斗。这名杰出的华夏子孙,就是现年才59岁,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主任的美籍华人辛世文。

  一、克隆植物基因之父

  辛世文教授1942年出生于广东湛江,1954年随父母到香港,入协同中学就读,继而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的亚新学院学生物;1966年毕业后教了一年中学,再进香港大学读硕士学位,随即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197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嗣后,他先后受聘担任威斯康辛大学助理研究教授和美国ARCO植物细胞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首席研究员和分子生物研究室主任。这期间,他曾深入巴西热带雨林,通过艰苦的采集,获得了富含甲硫氨酸的典型植物标本———巴西豆。回到美国的研究室里,他夜以继日地设计实验,深入研究,终于在1980年提取、并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基因,同时第一个发现植物基因亦含插入顺序而被国际同行誉为克隆植物基因之父;不久,他又将克隆出来的巴西豆高甲硫氨酸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其它植物,从而在全球首次证实转基因可增加植物甲硫氨酸含量及营养。

  辛世文的科学发现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用实证表明了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图任意设计“制造”植物的童话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一个由人类充当“造物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1987年,辛先生因眼睛对美国大陆的豚草花粉过敏,发生红肿疼痛等症状;同时,他对在ARCO植物细胞研究所从事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应用研究也兴趣不高,因而选择到美国受花粉影响最小的夏威夷大学担任教授,并继续进行转基因研究,且不断取得可喜成果。

  二、回报故国

  辛世文加入美国国籍后,仍不忘祖国的养育之恩,对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一往情深。早在1980年,他就开始应邀担任中国国家蔬菜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顾问和客座教授,后来更成为该中心的蔬菜种质课题副主任;1990年之后,他又先后应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开大学的客座教授,以及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科技顾问,并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众多单位开展着双边或多边的分子生物工程技术合作研究。1995年,他干脆远别妻儿,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担任专职讲座教授,并于1996年正式就任生物系主任。

  辛世文是生物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的世界级杰出科学家,他的加入,给中国生物学界带来了生气。1992年,他代表夏威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中国北京蔬菜中心合作的高赖氨酸蛋白改进谷物营养课题研究获得成功,致使3个单位共同获得一项美国专利。1996年,他荣获国务院外专局给为中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颁发的“友谊奖”及奖章。1998年,他与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协调,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植物基因工程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研究,交流互动,共同开发生物技术产品,共同培养研究生等等。稍后,他又与袁隆平院士、陈章良和常镇汝教授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香港科学资助基金(简称中港基金),以开展水稻和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1999年,他再次与袁隆平院士携手合作,用分子遗传技术开展杂交水稻品质改良和用分子标志技术改进水稻形态、增进抗病能力的研究。2000年,他又参与创办了由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及安信公司共同集资1亿元成立的“上海—香港—安信研究基金会”,并担任理事。最近,他还与上海植物生理所合作开展了水稻抗逆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短短数年间,他已在中国现代分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刮起了一股强劲的科研旋风。

  为了回报祖国和母校,辛先生现在一家分居三地。他的夫人梁淑庄仍在夏威夷大学研究生物神经,儿子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医学博士;一家人一年只能见几次面。而且,他那双对花粉过敏的眼睛,在夏威夷本已康复,而现在在香港又开始有点过敏的症状了。对此,辛先生去年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承认,“这的确是很大的牺牲,不过,我们都很珍惜现在拥有的研究机会。我今年59岁,再过10年左右就要退休了,希望能够对中国将来的粮食供应有点影响。”

  三、转基因食物的坚强卫士

  转基因食物问题,现在已经闹得满世界沸沸扬扬,莫衷一是。绿色和平组织等一批国际反对者认为它将是世界的祸害,并迫使部分国家的市场和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抵制态度。一些神学界人士甚至认为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都是对上帝的亵渎;只有上帝才有“造物”的权力,人类擅自越权,必将遭受惩罚。

  对此,辛世文教授毫不含糊地站在支持转基因食物的立场之上,为转基因食物进行着坚定不移的辩护。他认为“人类不会自取灭亡,科学家有良知,懂得自我约束,到最后,一种基因食物能否入口,都是由人类决定的”。而且,转基因技术最终将使作物不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这将更有利于地球环境保护和人类食物安全。

  辛世文教授还认为,21世纪的人类吃饭问题必将有赖于转基因技术来加以解决。现为了实现发展的宏愿,他每天从早晨8时一直干到深夜,买了一辆轿车还从未开出过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门。最后,为了现身说法,他保证自己绝对敢吃基因食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2月28日第十版) 聂冷



 相关链接
基因研究与“伦理委员会”(2001/02/26 17:28)
综述:日本的后基因研究战略(2001/02/26 12:16)
基因证据显示疟疾摧毁了古罗马帝国(2001/02/23 15:47)
我国制出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身份证(2001/02/22 09:53)
“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诞生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全程图文直播中国网络小姐大赛决赛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打卡聊天每天得文曲星、MP3、手机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500条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