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利润集体下滑“市场换技术”遭考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1日 18: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据悉,去年国产手机的平均利润率已经滑落到10%左右,与全球手机行业平均利润比较相差甚远。 本报讯 记者张军报道:夏新手机利润下滑7.86%、TCL手机利润下滑7.26%、波导手机利润下滑7.37%……刚刚披露的2003年年报留给业内的是一连串惊人的“重磅炸弹”,被认为是国产手机“三根标竿”的巨头们不约而同陷入经营困境,不免令人担忧:国产手机
利润下滑敲响警钟 记者昨日获悉,信息产业部已将今年手机预期增量从6268.8万部调整到5200万部。有关专家对此分析认为:“这意味着经历了多年放量增长的国内手机市场,增速开始放缓了!” 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指出,如果企业一味追求规模、产量,结果就是库存爆满,然后就是打价格战,最终造成的是国产手机的全行业亏损。 王秉科的话语并非“空穴来风”。实际上,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下滑警钟去年已经敲响。据悉,去年国产手机的平均利润率已经滑落到10%左右,与全球手机行业20%-30%的平均利润相比较,已经有了较大的差距。 “今年手机市场的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行业平均利润下降,并且会淘汰一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夏新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市场换技术”受到考验 缺乏技术的国产手机厂商一向采用“拿市场换技术”的迂回策略。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进口手机数量大增,主要进口国是韩国和日本,这些手机仅是将软件由韩语或日语进行汉化,然后拧上螺丝钉就成了国产手机。 “国产手机大多是半路出家,一年要推三四十款新品,自己研发哪来得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厂商负责人坦言,只有通过贴牌这条捷径,才能保持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力度。据悉,一般来说,从芯片开始做一部手机,需要1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采用贴牌的方式,则只需6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然而,这种贴牌意味着最丰厚的利润让给了别人。东方通信副总裁郭端端向记者透露,一般一部贴牌手机,厂家只能赚一二十元钱。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厂家对引进机型的零配件没有自主权,一旦遇上返修,国内厂家要为每部机倒贴100多元。郭端端表示,正是因为深深体会到“贴牌手机”的危害,东信从去年底开始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去年的投诉汇总情况表明,手机投诉比2002年增长了60.3%,而这些投诉绝大多数是针对国产手机的。 营销模式亟待改变 “省代理商制曾经是国产手机一张屡试不爽的‘王牌’,现在这张‘王牌’反而成了‘绊脚石’”,经历了去年亏损阴影的郭端端现在还心有余悸,“这种政策等于是自己担惊受怕地陪着代理商玩,全部风险由厂家承担,代理商没有什么风险。” 正是这种在“钢丝上跳舞”的策略,令国产手机厂商去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库存之灾。据统计,去年我国国产手机总体产能已经达到2.5亿部,约占全球手机产能规模的一半。而国内需求仅为6000万部,加上出口量,总量也不会超过2亿部。这表明,全年库存已经高达5000万部。 与此同时,大卖场的崛起也正在挑战“代理制”。国美、苏宁、中域等大型连锁商逐渐成为手机市场的“强音”,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先后加入了它们的合作队伍,“洋品牌”似乎找到了对付国产手机的办法。 “市场面临洗牌,必须对渠道策略动手术刀了”,郭端端告诉记者,“零库存”将是厂家探索的一个新方向。他透露,东信从去年底开始打破价保政策,推行买断,让厂商和代理商共同承担压力。“效果还不错,今年一季度的销量上升了78%”,郭端端说:“它让我们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