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挂牌再拖也拖不过5月了。我们就此不妨预测一下两家公司成立之后固定电话的资费该向何处去。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固定电话的资费尚有很大的调整空间,但有空间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调整。两家公司挂牌之后,都需要一个调整期,以重整旗鼓,再战江湖。从这个角度分析,它们短期之内都不会在资费这个敏感问题上做文章。尤其是去年资费调整后招来不少不 满声音,相信两家公司都不会轻易去闯雷区。而且按照程序,任何资费调整都需要召开听证会,征求各界的意见。所以短期之内,固定电话的资费会保持相对稳定。
但实际上,不管是本地电话还是长途电话,都没有达到理想的价格水平。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家杨培芳的话说就是,“市话没涨到家,长话没降到家”。
作为研究员的杨教授并非偏袒电信运营商,他的话可以代表业界大多数人的意见。中国电信的本地电话业务一直是赔钱,但在垄断的年代,这部分亏损是由长途电话的利润来贴补的。
有消费者可能会说,我国用户平均电话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相应比例,所以下结论,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收费过高。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我国电信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现在正在消费着属于明天的电信服务,挣的却是今天的工资,无怪乎大家总觉得电话费太高。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电信设备的采购成本与国际水平同步。中国采用的通信设备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有很多都超过了固定电话超级大国美国。这是因为我们买得晚,所以可以买到更先进的。这样算下来,除去人力成本比国外低,我国运营商的设备成本支出跟国外运营商一致。
解决本地电话的亏损问题除涨价之外的另一种建议就是由国家为固定电话运营商设立普遍服务基金。这种基金专门用于补贴,为了向用户少、成本高的地区提供普遍服务的运营商,由所有在中国经营电信业务的运营商共同出资。
普遍服务基金在很多除了电信之外的公益性服务行业也可以应用,例如中国邮政向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子提供邮政服务就应该得到补贴。
但普遍服务基金只能补贴运营商在老少边穷地区的损失,却不能弥补全国所有本地电话的亏损。所以价格调整看来是必经之路,问题只是何时进行才合适。
市话也许是稳中有升,在长话方面,价格下降却是必然趋势。
政府打破垄断后,有好几家运营商进入了利润丰厚的长途电话市场。除中国电信之外,网通、铁通和联通都在经营长途电话。多家经营已经形成竞争,在还有很大利润空间的前提下,降价很快就会成为事实。
随着光纤的大量铺设,便宜而且音质不错的IP电话已经夺走了大量普通长途电话的用户。但用IP电话时要拨的那一长串账号和密码也确实不方便。如果价格相差不多,很多用户还是会钟情于更方便的普通长话业务。
但是,以上谈到的所有降价或涨价都必须基于一个清楚明白的成本核算体制。而建立一个权威的成本核算体制才是政府继续深化电信改革的当务之急。社科院专家张昕竹说,没有一套高效权威的成本核算体制,资费调整将很难进行。
过去由于政企不分,中国电信从不向老百姓公布它的经营状况,特别是经营成本。所以每当它哭诉自己如何在本地电话业务上赔钱,广大用户总是很难相信。在很多次会议上都有普通消费者甚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质询中国电信为何说不出成本到底是多少。中国电信在这个问题上确有难言之隐,经过多年的政企合一经营,它确实没有一套可以向外公布的清楚明白的成本核算体系。
而在这方面,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这两家移动运营商就好得多,它们所以在财务上能清晰明了,还多亏了股市对这两家上市公司的严格监管。现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看来这财务问题离彻底解决不会太远了。(侯明娟)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