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赵亚洲)昨天是正式实施手机“三包”规定的第一天。记者在广州的手机卖场采访中发现,为了避免麻烦,不少商家虽然心知肚明,但却装着不知道,而绝大部分消费者也并不清楚可以利用这一新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商家:“他不问我就不说。”
“他不问我就不说。”中华广场一家手机店的服务小姐理直气壮地说,她的上司交代过,“只要顾客不主动提起三包,我们没必要向消费者介绍,反正才刚刚开始嘛。”在该市场另一家店,记者“挑”手机磨蹭了七八分钟,服务员就是只字不提有关“三包”的话题。
顾客:十有八九说不知道
更让人惊奇的是,记者在不同的地点随机问了10位买机的顾客,居然有9位都不知道“三包”是从11月15日正式实施。
一位业内人士说,与以前相比,“三包”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退货的条款。退货也就是要退钱,现在要将已经装进兜里的钞票,按照“谁卖机,谁负责”的新原则再掏出去,销售者自然是“不习惯”了。退货要送来送去不说,现在的手机是一天一个价,几天以后掉价了,那退钱产生的差价谁来负担?经销商和手机厂家是按五五摊、还是六四开?只要消费者不在7天内要求退货,“聪明”的商家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虽然从昨天就正式开始实行手机“三包”,但有部分商家口头上“积极配合”,行动上却打了折扣。在中山一立交附近的一家“摩托罗拉天音维修中心”,记者见到,贴在墙上的“摩托罗拉保修说明”中,赫然入目的第一条还是老生常谈的“15天内手机有质量问题可以换机……”,而“三包”规定中“7天包退”的有关内容,看穿了眼也找不到踪影。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