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提“三包”的事儿
小贩不理“三包”的茬儿
消费者你知道自己的权利吗?
晨报讯(记者 王正鹏) “喂,大哥,买手机还是卖手机?”昨天是手机“三包”第一天,北京西直门内大街上,手机贩子仍像苍蝇一样追缠着行人。而在他们身后的西直门通信大厦里,几乎见不着一条“三包”的提示标语。
虽然“三包”对手机经销商提出了严格要求,但他们更多地用缄默和躲闪来面对消费者的咨询。坐拥几百家店面的西直门手机街上,很少有商家张贴出“三包”规定来提醒消费者,其实,很多手机店早已知道“三包”规定。记者在一些手机店里问店员,您这儿的手机是不是开始“三包”了,对方赶快转移话题说,“三包”不“三包”无所谓,我这儿是正品,你可以到处去打听。
更有意思的是,西直门通信大厦一层的柜台在这一天打出了手机统一价。“别到处问了,我们是国有企业,价格都一样,今天刚定的规矩。”一位四十多岁的店员说。记者问:“为什么要统一价格呢?”“因为今天手机开始‘三包’了呀。”她挠着头说。“‘三包’是管售后服务的,与价格高低有什么关系呢?”记者再问,对方无言以对。
再随机采访了几位买手机的人,记者发现很多人不知道“三包”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只是说报纸上最近一直在谈论;有的人甚至都没听说过“三包”,不知道自己还可以享受“7天包退、15天包换、1年包修”的权利。
一家手机公司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说,如果消费者对“三包”不知情,买手机不要发票、不要“三包”凭证,还是没法儿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工商部门不强制经销商在店堂公示“三包”规定,谁愿意向消费者提醒“三包”的事儿呢?另外据说,有些手机店以前进的水货和假货还没脱手,现在大家都想趁机赶快卖掉。
而西直门手机街上永远不变的风景是,三五成群的旧手机贩子仍在叫买叫卖手机,足足有五六十人,他们拿着比市场价低一半的手机向行人兜售,同时低价求购旧手机。知情人士说,这些人把旧手机换壳后又摆在一些路边的小店里出售,“三包”是管不了他们的。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