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经营与管理 > 总编视线专题 > 正文

《中国电脑教育报》执行总编刘保华聊天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9日 19:23 新浪科技


《中国电脑教育报》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 刘保华

  特邀嘉宾:《中国电脑教育报》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 刘保华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第24期《总编在线》现在开始,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电脑教育报》执行总编刘保华先生,现在请刘保华先生做一下自我介绍。

  刘保华:说起来很有意思,我虽然从事IT媒体的工作,但是我的专业实际上是产业经济学专业,后来机缘巧合进入了IT产业。进入赛迪集团后,一开始我是在赛迪顾问从事管理咨询和投资咨询的工作,后来被调到《中国计算机报》担任产品与应用版的副总编,近期又被抽调到《中国电脑教育报》担任常务副社长和执行总编。

  主持人:作为《中国电脑教育报》的执行总编,你感觉它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刘保华:实际上我们的定位很明确,我们的定位叫普及提高电脑知识,促进电脑应用,指导用户采购。通俗地说,我们就是定位在大众类的IT媒体,基本上是指导普通的用户如何去使用电脑,如何去采购,如何去应用。

  主持人:作为大众的IT媒体,现在在市场上这个定位的报纸还有不少,《中国电脑教育报》作为一个同类的媒体,如何凸现它的竞争优势呢?

  刘保华:我们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很突出的,整个赛迪集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IT媒体集团,另外它还涉及咨询、评测、科研支撑,甚至还包括信息产品等业务,这样一种前后台的立体化业务体系,实际上给了我们很好的资源整合的机会,这个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另外,中国电脑教育报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也已经积淀了相关方面的很丰富的人才储备、知识储备和忠实读者的储备,因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就是要普及提高电脑知识,指导用户采购,促进电脑应用,这个明确的定位也给予了我们对产品、技术和市场热点的敏锐把握,我想这些也是我们的优势。

  另外一个优势是,随着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内部管理体制也在日臻完善。这种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会给我们带来竞争优势。

  主持人:IT大众媒体,目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刘保华:这个问题要细分开来看,周报应该是一种类型,月刊、半月刊则是另一种类型。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则一部分是属于综合类的大众IT媒体,比如说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等,另一部分则专攻某一个领域,比如像《微型计算机》、游戏杂志等。

  实际上我们自身也在做一些细分的工作,目前,《中国电脑教育报》还拥有一个叫《数字生活》的杂志,是定位于时尚的,增大了在汽车、家居、文化等方面的报道力度。由于它的报道角度跟《中国电脑教育报》的定位并不完全吻合,所以我们也将它单独做成了一本杂志。

  从整体上看,我认为目前大众类IT媒体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地扩展,这个趋势会随着IT产品大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表现地越来越明显。比如原来都认为PC、笔记本是很高科技的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化。与此相应,我想整个大众类IT媒体的市场总额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自己认为,大众类IT媒体首先是要考虑如何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让它更健康、更有序的发展,这是所有大众类IT媒体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

  其次才是如何在发展壮大中凸现我们的优势,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我们为我们的读者提高更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从而最终促进报社的发展。所以,我的观点是,目前的大众类IT媒体的关系,如果用一个比较流行的字眼来说,实际上是一个竞合的关系。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随着内容的细化,整个市场将会不断膨胀,因为现在媒体也是比较热的一个行业,你感觉作为一个新加入者有多大机会?

  刘保华:如果一个新的刊物或杂志想进入目前的大众类IT传媒市场的话,我想如果是要进入综合类的大众IT媒体的话,那难度将是相当大的。为什么呢?因为目前已经存在的综合类大众IT媒体都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们已经把这个领域的进入壁垒累积的很高了。

  大家知道,报社是属于知识性的企业,做出来的是知识产品,对于一个知识性企业来说,它的竞争优势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首先就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问题,而品牌的知名度和名誉度是树立在读者心目中的,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出来的。如果想进入综合类大众IT媒体这个市场,首先就面临的是一个如何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问题。

  另外,一般来说,综合类的大众IT媒体目前的经营规模相对都比较大,人才储备也比较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这个市场,我认为在资本的投入方面、在人才的吸引方面都需要进行更大的努力。所以我认为,一个比较好的切入机会就是进行市场细分,走更专注化的大众类IT媒体的道路,这可能是一个新进入媒体的机会所在。

  我们的《数字生活》杂志,就是首先进行的市场细分,即该杂志打算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人群层面上,他们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他们有什么样的阅读特点,然后我们再根据他们的特点,量身定造了这么一份杂志,我想这可能是未来新进入媒体的一条道路吧。

  主持人:这种细分是不是对自身媒体资源的一个考验呢?

  刘保华:可以这样说,实际上我们常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随着IT媒体市场、或者说读者市场的不断细分,我们到底应该把什么东西整合在一块来报道,应该把什么东西分离出去,让它独立。比如说配件、游戏和数码领域报道,放在同一个刊物中是不是能很契合,应该怎样统筹协调?如果不能统筹协调,是不是需要进行细分?但你有没有能力把你认为应当分离出去的东西分离出去,这本身就是对自身媒体资源的一种考验。

  主持人:我们都清楚,作为一个媒体包括内容、发行、广告三部分,你作为《中国电脑教育报》执行总编如何去协调一个三者之间的关系?

  刘保华:从国外成熟的媒体经验来看,无论是IT媒体也好,还是大众媒体也好,成熟的经营思路肯定是首先在内容方面能忠实地服务于我们的读者。在把内容做好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是怎么把潜在的读者群挖掘出来。所谓把我们的发行工作做到位,实际上就是把这个工作做好。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媒体有100万的潜在受众,但如果你的发行没有做到位的话,可能只有20万的受众看到这个报纸,那你的影响力就会受到影响。我自己感觉,报纸自身的质量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发行工作则是扩展报纸影响力和提高报纸经营绩效的加速器。

  如果你的发行做上去了,文章质量做上去了,你的经营自然而然就会上去。他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文章质量和报纸发行是需要并驾齐驱来做的工作,在把这两个工作做上去的同时,再来拉动我们的经营。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网友:你刚才提到发行的问题,很多网友比较关心在广告和内容之间如果能作一个很好的权衡,如何去保持一种内容的公正性?

  刘保华:我来谈一下IT媒体,IT媒体存在的根本是什么?就是报道IT产业、IT技术和IT应用,这是IT媒体首先要做的工作。这里我没有太仔细地考虑IT财经,我考虑的是大众类IT媒体。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刚才您说的问题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就是要做一个很好的桥梁,如何把厂商最新的产品、技术和应用推荐给我们的读者。同时能够把我们读者对产品、技术和应用的需求及时准确地反馈给IT厂商。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厂商、媒体和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就不是一种矛盾关系。如果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矛盾关系的话,媒体广告和内容之间就不会存在本质上的矛盾。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在赛迪集团下面还有一本《电脑工程师》,你能说一下《电脑工程师》与《中国电脑教育报》的区别吗?

  刘保华:他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我认为《电脑工程师》更倾向于走一条更时尚的、更数码化或者说相对更偏重硬件的道路,就是我们所说的更专注化的IT媒体的道路。而《中国电脑教育报》实际上走了一条更综合性的道路。你看我们有软件栏目,有配件栏目,有整机栏目,还有数码、游戏等栏目,下一步我们还会根据市场热点的变化再增加相应的一些栏目。

  更何况我认为,只有竞争才能充分地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就是所谓的“捻鱼效应”。那为什么一个集团下不能存在两个定位相对比较类似的媒体呢?实际上,我和电脑工程师的编辑记者也经常交流如何把报纸做得更好,如何共同成长。我想有这个媒体存在实际上对我们来说不但不是威胁,而且对我们、乃至整个集团的发展都有一个促进的作用。

  网友:IT内容是相对比较专业的,而作为IT类的大众媒体,面向是很多低端消费的用户、读者,你是如何去平衡这个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关系?

  刘保华:目前,整个IT产品大众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比如说十年前,我的一些朋友自己还组装彩电,但是十年后的现在谁还去组装彩电呢?我想,IT产品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这样一条道路。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IT产品超市化的倾向,就是因为它们越来越普及化了。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IT产品会逐渐成为类似家电的一种必备的产品,它往往并不一定代表着一种非常专业的东西。那有没有一些很专业的东西呢?我想还是有的。比如说在配件这块,而且会有一些技术参数、评测指标及相互之间兼容等等问题,这是相对专业的问题。

  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我想首先是要把我们的人群进行细分。我们有普及类的读者,那么,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种更普及化的内容;我们还有一部分的忠实读者是电脑爱好者,他们一直是跟着我们的媒体成长起来的。那么我们专门给他们留出一个栏目来,做相对更专业化的东西。当然我们会努力把文章做得更普及,更通俗,更容易理解。另外,就是写文章的角度问题,从产品、技术应用的角度去阐述就比较容易让人读懂。

  主持人:互联网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比如新浪科技也向网友提供一些类似软硬件等各方面的使用技巧,你是怎么看待网络媒体与纸媒体之间的区别和竞争关系?

  刘保华:在新闻性方面,我想纸媒体无论是月刊、半月刊还是周刊,都是无法跟网络媒体来竞争的,但是纸媒体有纸媒体存在的好处。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它能够在一段时间里更深刻地分析一个产品、技术,分析一个新闻事件,起因是什么?后果会是什么?它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会怎么样?对应用的发展会怎么样?对应用者的消费行为会怎么样?它会给大家一定的时间去考虑。而网络媒体正是因为它在新闻及时性方面的优势,往往会对他在新闻内容的挖掘上带来一定的限制,而纸媒体在新闻及时性上面的劣势,反而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深刻地挖掘新闻背后的东西。所以,我认为纸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有竞争的关系,也有一种互相合作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现在网络媒体的很多报道也是从纸媒体转载过来的。而纸媒体在很多方面也要借助网络媒体宣传的力量,我想他们更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中国电脑教育报》人才的优势,你对编辑、记者有什么样的要求?

  刘保华:我的要求是,第一,我们的记者必须有激情,作为一个IT媒体记者,他只有保持激情,才有可能不断地挖掘到快速变化的市场热点,在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需求变化。所以,激情是一个IT媒体记者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

  第二,是责任心。我们每一个记者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实际上不光是在IT媒体中,在任何一个企业中,责任心都是一个好员工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是学习能力。一个IT媒体记者必须不断学习,才可能准确把握快速变化的IT产业、IT产品技术和IT应用。我认为一个IT媒体记者无论你是多么的资深,只要丧失了学习热情和能力,就很快会被淘汰掉。

  第四,我想我们的记者在写作、沟通方面要有很强的能力。你只是说自己会这些东西,但你不能够把它很好地表达出来,很好地解释给别人去听,你不能把最新的技术、最新的产品和最新的应用以一种很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读者,不能把我们读者最新的需求,及时地传递给我们的厂商,这样的记者也是不称职的。这四点是我们对记者的基本要求。

  网友:《中国电脑教育报》的人才招聘计划是什么样的?

  刘保华:是这样的,我们现在也在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首先他自身必须是一个电脑爱好者,但如果只是一个电脑爱好者,而没有新闻的知识经验暂时也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但是,这些人具有潜力,也可能会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我们就会把他们选到我们的人才储备库里,在合适的时候把他们聘请为我们的编辑记者。

  而对于我们现在的编辑记者,我想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建立完善我们的培训体系,因为很多人可能是很懂新闻,但他并不具有很多IT方面的知识;而很多人非常懂IT产品、IT技术,但又不是很懂新闻。但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懂IT产品、技术,在这些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同时本身还要有新闻的敏感性,我想这是一个好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我们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这个培训体系也是我们人才招聘计划的一部分。就是让每一个我们的编辑记者能够与报社共成长。只有通过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进来,不断提高我们编辑记者的个人素质、个人能力,我们的招聘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网友:现在很多读者都喜欢在同类的媒体里做一下对比,比如说《中国电脑教育报》、《电脑报》,《电脑爱好者》,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看法?

  刘保华:我想主要还是跟《电脑报》对比一下,我们和电脑报都属于周报类,我想这样的比较可能更贴切一点。《电脑报》的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性很强,应该说对市场热点的把握上很准确,这是他的优势所在。而中国电脑教育报的优势在于应用经验、技巧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我想我们下一步也会认真总结各个类似定位媒体的优势所在,用来弥补我们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

  网友:您从事这么长时间的IT媒体工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保华:在这个行业中,你只要不是不停地去学习,不停去锐意汲取的话,就很快会被淘汰掉,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这个行业中从业了多少年。这个行业确实是一个年轻人的行业,随着自己的年纪慢慢增加,我有时候也感觉力不从心,但是我想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天,我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这份报纸做好,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网友:你对IT媒体之后的发展趋势怎么看?

  刘保华:我们可以从国外IT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下,我认为以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我认为大众IT媒体会占整个IT媒体的一个主流,但是行业IT媒体在高端领域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优势,因而也会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

  下一步IT媒体可能会在内容方面慢慢拓展到一些边缘的IT产品和技术上,这应该也是IT媒体的一个发展方向。

  网友:《中国电脑教育报》如何在版面上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与读者的有效沟通?

  刘保华:现在我们开通了一些栏目,这些栏目是专门为跟我们的读者沟通而设立的。但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像我们这样的媒体实际上它就是来源于我们的读者,依靠我们的读者队伍来支撑的,很多文章都是从读者中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形成一种立体化的交流体系,刚才我说了,这个立体化的体系首先是表现在版面上,其次是表现在网上,我们有一个网上俱乐部,网址是WWW.CCE.COM.CN,这是为我们的读者服务而专门设立的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有一个聊天室,非常热闹,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对报纸本身也提出了很多不错的意见,我想我们也会尽快地把它整理出来,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另外,我们还会定期地形成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要深入到读者中去,比如说我们深入到大学校园、中学校园中去,开展一些校园活动,开展一些配件的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和我们的读者进行交流。我们还会定期做一些类似网上调查、读者调查这样的活动,这也是和我们的读者进行沟通一种方式。

  另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沟通途径就是在读者中培养我们的作者队伍,通过他们带动周围读者与我们的直接交流。这也是一个与读者沟通的有效途径。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刘保华总编参与我们的总编在线活动,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


评论】【IT业界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东方口语听说速成 2004考研名师授课 司法考试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P4笔记本 DV机 迷你裙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行为中的躯体刺激与性幻想的有机结合往往会带来…
非常笑话
动物聚会,壁虎说增高就是蜥蜴,猫说额头有疤就是…
图片
铃声
·[李翊君] 逆风顺风
·[郑秀文] 终身美丽
·[徐怀钰] 我是女生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佳能数码相机
  • A60A70新品上市
  • s45 送128兆
  • igo5美味购物体验
  • 特价原装手机配件
  • 十大禁书1.7折
  • 上网体验潮流科技
  • 99元彩屏手机
  • 卖二手手机上易趣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关注两性健康
     营造情爱意境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狂野奔放的性爱旅行…
    爱意缠绵的销魂表现…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