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中国IT标准忧思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0:02 ZDNet China

  CNET科技资讯网 11月14日 北京报道(文/张岚):中国IT业正陷入这样一个境地,一方面,中国凭借凭庞大的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在全球IT与通信产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产业技术标准上又极度缺乏话语权,缺乏创新之举,导致仅能在产业链下游赚取最微薄的利润。

  中国高科技企业自身并未无所作为,但是从此前的案例来看,因为技术水平等方面的
原因,中国企业的研发之路可谓一路荆棘,而且在国际标准竞争中也多次遭遇滑铁卢,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值得我们研究。

  产业主管部门对这个问题认识良久,"十一五"发展规划公布期间,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也表示,"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我国将进一步完善信息通信业的技术发展战略、政策和模式,以推动技术与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除了技术本身要具有竞争力与政府的必要支持以外,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有利于中国技术发展壮大,以至走向世界?为此,记者归纳总结了与中国紧密相关的几种不同技术标准发展模式,希望能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巨头推动型

  一项技术的成功,不一定需要有巨头的推动,如果这项技术足够好,它就有了成功的本钱。但是巨头的推动,往往会让一项技术的成功事半功倍。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产业影响力,巨头企业推崇的技术,成功的概率往往更高。

  英特尔就是这样的巨头。在打造引发计算技术移动革命的Wi-Fi旋风之后,英特尔正在将这一经典的成功案例复制到WiMAX身上。

  WiMAX:英特尔"功不可没"

  当2003年4月,英特尔联手加入富士通、诺基亚等公司创建WiMAX论坛,并成为802.16这种新型的高速无线互联网技术最主要的推动者时,来自市场研究机构、通信产业界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项技术会在日后掀起全球性的技术热潮。

  但就在上周,当WiMAX论坛携300余家成员企业、500余名全球无线技术专家来到北京,与中国500多名业内人士共商WiMAX技术在2008年

北京奥运会上的应用时,我们看到WiMAX此时已经不在是"空中楼阁"。

  无可否认,在WiMAX技术逐渐被市场认同的过程中,英特尔"功不可没"。早在2003年,WiMAX技术就作为一个重点在英特尔IDF大会上予以推介,至此以后,英特尔IDF大会每到一处都少不了对WiMAX"宣讲"。

  除了推进公司在WiMAX芯片领域的研发之外,在过去几年,英特尔也是WiMAX论坛中最积极的"活动家":推动WiMAX实验网在多个国家部署,与包括成都、大连在内的全球100余个城市市政府合作,带动WiMAX市场开发;与中兴、华为等全球各地的设备厂商合作,推动WiMAX产品化进程;与全球100家电信公司合作,推广WiMAX产品与服务;与诺基亚等移动领域巨头合作,推动WiMAX成为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的新标准。

  在英特尔的鼎力推动下,市场研究人士逐渐改变了他们对WiMAX不具有商业价值的看法。研究机构West Technology的专家认为,"这种固定广域网络技术注定将在发展中国家掀起一场真正意义的基础技术变革。" 市场调研究机构Visant Strategies公司预测,2008年全球WiMAX产品销售总额将可望突破10亿美元。

  本土挣扎型

  "超一流企业卖标准,一流企业卖技术,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劳力。"这句话反映出中国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参与标准制定,主导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但是不少拿起标准武器的国内企业并没有携手"攘外",严重的内讧让中国标准前途黯淡。

  这其中EVD的例子可谓惨烈。在经历了与HDV、HVD漫长的三方争斗之后,EVD虽然赢得了政府的认同,但在市场上,国际厂商打造的HD-DVD已经悄然入侵,EVD前景堪忧。

  EVD:腹背受敌

  2003年11月,九家EVD联盟企业齐集北京人民大会堂,展示了11款"自主

知识产权"的EVD产品,但而后除了上广电和新科之外,其余几家DVD企业对EVD并不热衷。2004年04月,凯诚高清联手中百信、中视传播、苏宁电器推出HDV。同期,上海晶晨携创维、长虹、TCL、康佳20家企业,打造HVD联盟。

  EVD、HDV、HVD三家联盟都是由不同国内厂商打造的高清影碟机标准阵营。三家联盟在市场上都没有惊人表现,但三方的"口舌之争"却在很长一段时间称为业界的焦点。最为著名的2004年11月上演得EVD与HDV"揭短"大战。

  2005年2月,EVD如愿获准成为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推荐性标准。但是EVD、HDV、HVD这三家斗争并未就此结束。HDV首先表示将在一个月之内申请高清网络数字播放机的国家行业推荐性标准。而在EVD被确立为行业标准2个月后,HVD联盟携33家企业推出 "HVD视盘机通用规范"。

  而此时,国内家电巨头也开始对国内下一代DVD标准失去信心,长虹、夏新就是其中代表。2005年10月,这两家家电巨头宣布,将在国内市场大规模推出HD-DVD影碟机,并将逐渐淡出国内红光标准影碟机生产。而更让EVD联盟感到不安的是,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已经公开宣布向国际DVD论坛工作组提交计划,希望能基于HD-DVD标准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市场的DVD格式。

  在EVD还没能解决产业链上面临的内容、制造、销售等诸多问题时,国外的标准阵营已经杀到,而国内的内讧还在继续。EVD要想有所作为,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政府主导型

  在政府确立了"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的发展方针之后,相关部门联合行业组织、企业加快了标准制定的进程。由于技术标准涉及到国家与企业的利益问题,因此中国标准的制定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

  WAPI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最受瞩目的"中国"标准之一,WAPI险些引发了中美贸易争端,在经过多论谈判后,WAPI安全标准的执行计划被无限期推迟。

  WAPI:国家博弈

  当WAPI在2003年5月正式颁布时并没有引发太多的关注,而真正使它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后来在这项标准执行上所表现出的强硬。

  2003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公告,宣布WAPI自2003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自2004年6月1日起,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或者在其经营活动中使用。

  这一公告当即引发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关注,并升级成为一场可能的贸易战。2004年初,Wi-Fi联盟主席丹尼斯o伊顿曾警告说,如果2004年6月1日之前不能达成妥协的话,Wi-Fi联盟将考虑抵制对华出口Wi-Fi产品。

  在标准即将实施之前,包括联想、方正、AMD在内的国内外相关厂商也都表示了对WAPI的支持。但就在WAPI实施期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4月22日,在中美两国的高层会谈之后,WAPI宣告被无限期推迟。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WAPI又先后几次冲击国际标准未果。

  专家分析,从横空出世到突然叫停,WAPI 的发展历程暴露了很多问题,这其中既有国与国之间利益博弈的因素,也有技术与产业的原因。在WAPI标准上,一方面出现了操作过程的问题;另一方面,WAPI在产业与企业的支持上也不够完善。

  卧薪尝胆型

  ((与西方国家高科技企业几十年的技术积累相比,中国的IT和通信企业开始技术创新的时间并不长。当今天,中国科技界寻求技术突破以获得国际发展机遇时,首先要避免就是无谓的内讧。只有产业链上的企业携手共谋,在技术研发上打好基础、卧薪尝胆,也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

  从1998年,大唐集团向ITU(国际电联)提交TD-SCDMA技术提案,到2005年成熟的双模终端芯片上市,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中国在世界电信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被确立的国际标准,TD-SCDMA经历从风光一时到备受置疑再到重现希望的过程。))

  TD-SCDMA:中国的国际标准

  虽然TD-SCDMA与WCDMA、CDMA2000并列为国际电联的三种3G主流标准之一,但由大唐电信集团提出这一标准早期只得到包括大唐电信、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在内的少数几家厂商支持。而此时,WCDMA研发的企业则多达27家,其中不乏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巨头。

  在过去七年的发展历程中,TD-SCDMA更多时候是处于困境和争议之中。与WCDMA、CDMA2000相比,TD-SCDMA在技术经验也不及WCDMA、CDMA2000领域的巨头组合,而且在资金上也捉襟见肘。

  但是作为中国提出的被国际电联认可的三大3G主流标准之一,TD-SCDMA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政府政策与资金上强有力的支持,而TD-SCDMA是国际标准的标签也让国外竞争对手难以指责中国偏袒自家技术。而与此同时,TD-SCDMA在一开始就成立了开放性的产业联盟,在产业联盟统一的推动下,TD-SCDMA阵营得以一步步的解决摆在面前资金、技术、资源的多重难题。

  在今年,制约TD-SCDMA技术的终端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14家手机厂商开发出基于四家芯片供应商产品的20余款终端产品。这标志着TD-SCDMA产业的重大突破,至此,TD-SCDMA已经完成标准完善、技术验证、网络测试和商用产品开发等关键性工作。在结束3G专项测试结束后,TD-SCDMA已经进入最后的商用试验网阶段。

  根据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在公开场合的发言,TD-SCDMA极有可能在未来我国3G部署中占据重要的席位。而从TD-SCDMA整体阵营的关注点来看,TD-SCDMA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希望能在国内市场大有作为,同时他们也将目标投向更广阔的全球3G市场。

  评论:抱团出海 取胜之道

  国外6C联盟提升DVD专利费,中国整个DVD制造业集体搁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产业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方面话语权的缺乏已经成为中国IT业的“阿喀硫斯之踵”。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关各方都认为,在通过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完成第一步积累之后,在IT技术标准方面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已然是中国IT产业的发展必由之路。

  从记者总结的几个方面来看,避免内讧是建立自有技术标准的首要任务。EVD、HDV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反例。在两家国内公司还在争论谁是真正的高清DVD时,国外对手已经杀到了门前。固然,国外在下一代DVD标准上也有HD-DVD与蓝光之争,但是我们的企业与索尼、飞利浦这样的巨头相比,显然不具备内讧的本钱。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团结应该是第一要义。

  标准的建立,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即使是号称自由开放的美国,在当年面对欧洲GSM标准对本土市场的占领时,也着手扶持了CDMA等技术与其抗衡,守卫自己的市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政府的支持应该是锦上添花,而非立足之本。

  有关方面对WAPI的支持在开始阶段不可谓不全力,但是WAPI自身产业链的不完善却导致了最后的坍塌。在无线局域网领域,我们除了能提供WAPI加密芯之片,其他核心部件相当依赖国外上游企业,不造门、只上锁的“空中楼阁”显然难当大任。TD-SCDMA之所以现在可以得到政府的大胆扶持,其本身就是国际标准之一从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因此,从目前中国国情出发,抱团出海是中国谋求产业标准话语权的最佳途径。国内企业的研发实力固然有限,但是通过产业联盟或政府机构协调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专业协作,就可以提升效率,形成合力。当中国标准能以一个整体形象在国际市场亮相时,相信成功的几率就会加倍提升。

  当然,华为、联想、中兴这样的优秀国内企业已经纷纷迈出国门,并逐渐步入跨国公司的行列。或许在未来,由本土巨头推动的国际标准不会只是梦想,这一切还需要时间来考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