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专题 > 正文

新京报:丰富手段助力资本运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03:41 新京报
科技时代_新京报:丰富手段助力资本运作
投行成为大企业并购中的重要助力。本报记者康亚风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在风险投资与上市融资之后,随着产业成熟,资本的意志上升到大规模并购

  刘韧在《知识英雄》里面说,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热血汉子来到香港,手里只攥了30万港元,那时候的联想代理ASTPC,一个月能销好几百台。刘韧没说当时柳传志带到香港的那30万港元是哪儿来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联想从1984年开始积攒起来的。这样的描述怎么看都怎么觉得更像是章回体演义小说里的故事,不过它确实是真实的,而且已经很难再
被复制。“现在给你更多的钱,更好的条件,更好的产品,你也没办法复制出一个盛大了。”陈天桥说,“因为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陈天桥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是,不但用户市场发生了变化,资本市场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后者恐怕是更加本质的原因。

  起飞:风险投资

  1996年1月,张朝阳在麻省理工学院接过尼葛洛庞帝的25000美元支票的同时,也把一个全新的词带进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叫做天使投资。后来很多人开始明白,天使投资其实就是风险投资的一种至高或者至低的境界,因为判断标准的不同而结果不同。

  吕伟钢说,“中国互联网从一开始就搀杂着资本的意志。

  所以其实很多公司都没有经历原始积累的过程,而是通过获得风险投资的方式,完成公司的第一步构架。”1998年,搜狐宣布获得第二次风险投资,具体数字不详,投资方包括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恒隆公司、IDG国际数据集团和美国哈里森公司。一年后,新浪宣布获得超过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主要投资方为DELL公司。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这笔钱更多地被用来培育市场和圈地。在这段时间内,由于本身在利润、增长等方面乏善可陈,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命运更多地是考虑“如何坚持到”在下一次的大规模资本运作和资金注入前。而在经历了先后至少两次的风险投资关注之后,急于做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面前只有一条路,上市。

  加速:上市融资

  2000年前后,三大门户先后登陆NASDAQ,一批中国概念股出现。

  “平心而论,那时候的上市是成功的。”张朝阳回忆说,“虽然IPO的规模并不大,同时公司的商业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我们有资格坚持到最后了。成功上市,为中国互联网争取到了时间,当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按照张朝阳和很多当时见证者的意思,三大门户当时的上市更像是被逼无奈。但在当时,更多人不这么理解,甚至有人认为上市是三大门户当时的目的,因为网易“曾经就想过上市之后转手卖掉”,而短信和游戏乃至走到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则是一种偶然。

  盛大的上市正好可以有力地驳斥这样的观点。2004年5月,盛大登陆NASDAQ,由于种种原因影响,IPO规模缩小将近1亿美元,被讥之为“流血上市”。陈天桥却说:“盛大必须在当时上市,因为有太多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上市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水龙头,需要用的时候,就会有水流出来。”盛大的上市同时也带动了另外一批互联网企业的NAS鄄DAQ之旅,这其中既包括盛大这样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也包括大量的SP.只不过在他们当中,盛大是最快也是最先把融来的资金调动起来,也是迄今为止资本流动最清晰,最具目的性的一家。

  并购:战争升级

  不过中国互联网的大规模并购并非始于盛大,而应当是搜狐。从严格意义上计算,并购的准备应当从三大门户争相发售无息可转换债券开始。2003年7月,由于当时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大环境被看好,三大门户先后发行总金额近3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开始“战前储备”。

  最先动手的是搜狐,一周的时间内先后将17173和焦点房地产网收归旗下,张朝阳同时提出“门户矩阵”概念。随后张朝阳表示,互联网下一阶段将进入并购高发期,汪延和丁磊在不同场合对此观点表示同意。但似乎是因为中国门户本身已经足够庞大足够复杂,三大门户的并购步伐相比之下并不如盛大那样急切。甚至一直到今天,网易都没有进行过任何一起中等规模的业务合作,甚至是将自己的房产频道外包了出去。

  “在圈地的时候,三大门户为自己打下的模型已经太大了,大到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包括了进去。”吕伟钢说,“所以在上市初期,资本运作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业务合作或者投资合资的方式来进行,更像是就事论事。而随着规模的逐渐做大,更大规模的并购将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盛大在上市之后的资本运作规模和之前的战略投资等比较起来明显有着本质的不同。”

  本报记者彭梧

  特写

  高盛助力盛大收购

  有媒体报道称,高盛高层确认操盘盛大收购新浪一事,但没有透露细节。本报记者上周曾向陈天桥了解此事,陈天桥未置可否。但据业内知名人士分析说,陈天桥虽然这两年的进步很快,但在新浪这件事情背后,肯定还另有高人支招。“作为盛大的财务顾问机构,高盛是扮演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2004年10月,盛大开始尝试性地吸纳新浪股票。从10月以后新浪高层减持股票、套现期权开始,盛大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新浪股票接近5%,并随即在11月抛出。高盛在随后的分析报告中称,盛大2004年四季度财报中计入了人民币4100万元的投资利润,即可能来自盛大此前对新浪的购股行动。

  “这种试探性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高盛的分析和建议。”投行人士说,“尽管盛大和新浪在之前就曾经有过接触,但盛大上市并在去年9月追平新浪股价后,盛大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交易的主动权。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盛大的投资顾问机构,高盛在盛大表示出收购新浪股份的意图之后,曾经向陈天桥给出过从试探性购买到大笔吸纳的计划。目的是试探新浪方面的反应,甚至是麻痹新浪。高盛方面给出的理由是,盛大应该等待自身高位而对方低谷的时候再进行大宗收购。考虑到经营风险,新浪有可能遭遇一次股价低谷,盛大应该等待这个机会。”2005年1月,盛大和新浪的股价开始按高盛的预言一样出现波动,但幅度并不明显。为了试探新浪的反应,盛大根据高盛的建议开始了第二次试探。从1月6日起,盛大以每股30美元的价格吃进48万股新浪股票,随后又以29.97美元的价格吃进30万股。2月7日,新浪发布Q4财报不够理想,同时大幅调低2005年Q1营收预期。随后新浪股价大跌,盛大苦等接近半年的机会也终于来到。2月8日,盛大发起闪电行动,以每股23.17美元吃进728万股,占新浪股份的14%,两天后,盛大再以每股22.97美元价格购入总计16万股新浪股票,并完成对新浪19.5%股份的控制,一举成为新浪最大股东。

  收购的消息公布后,高盛第一时间发布详尽的分析评估报告,对盛大收购新浪的行动表示看好,并用了大量篇幅对并购之后所产生的联合体进行描述。同时高盛还建议,盛大下一步应该考虑采取换股的形式增持新浪,最终达到合并的目的,并为盛大给出了0.9:1.0换股的推荐。在该报告发布后,高盛还在对双方财务数据进行详细调查后发布分析报告称,盛大收购新浪不应被视为恶意收购。

  几乎是同样的逻辑,新浪的“毒丸计划”被更多地和另外一家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联系到了一起。数据显示,从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2月18日,摩根士丹利增持新浪股至2.18%,并一举成为新浪第八大机构股东。与此同时有媒体援引摩根士丹利新任中国首席执行官竺稼的话说,“毒丸计划”和“保持公司控制权”其实并无直接关系,并称竺稼没有否认“帮助新浪制定毒丸计划”。

  联系起消息公布当日盛大股价大跌,而新浪猛涨11.02%的背景,摩根士丹利作为新浪的股东,从中亦获利不少。

  本报记者彭梧

  专家说法

  太平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唐仪向记者介绍了它们投资并购的方法和渠道,这也许能对正处于投资并购期间的IT企业有所帮助。

  《新京报》:最近,IT业的资本并购越来越多,这是不是IT业融资渠道的一种转变?原先太平洋投资在互联网领域非常活跃,为什么现在转型了?

  唐仪: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非常多,比如到海外上市融资,或者是兼并。太平洋1999年在亚洲成立了总部,当时上市的概念就是电子商务,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互联网市场很大,但没有能够赚钱的利润模式。

  2002年,我们开始尝试增值电信业务,发现这是个巨大的商机。

  《新京报》:那你们在选择并购的企业时,设置了怎样的门槛?

  唐仪:我们在并购时,首先要看的肯定是这家公司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润。2003年底,我们入资控股广州粤深太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看中了它能使我们大幅度增加收入、利润,扩大我们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当然,我们也要看这个企业能否给我们带来协同效益。当然,我们会找没有受过处罚的公司,一个公司赚钱无可厚非,但不应该骗钱。

  《新京报》:在你们决定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是否有退出机制的规划?

  唐仪:创投基金不会成为企业的长期伙伴,因此完善的退出策略才能得其欢心。退出策略意为风险基金不需再投资该企业,一般向企业征收9%至10%的费用作为回报。同样,如果一个企业能向创业投资展示完善的退出策略,其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市场竞争力,则容易打动创投基金欢心。我们预计在2到3年内电信增值业务仍然将是能够赚钱的赢利点。

  《新京报》:一个收购过程大概会有多久?你们在这期间主要是什么样的角色?

  唐仪:一个收购过程时间不等,有的一年,有的要两三年。我们在收购过程中,首先是从财务体系入手,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并请审计师进行审计,摸清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我们在收购过程中主要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尽可能少地干涉管理层,我们也不希望看到人事地震。一般我们都希望收购的企业员工和我们至少签两年的合约。在经营的方面,则是在每个季度进行财务管理。

  《新京报》:现在海外市场,比如美国,怎么看待中国IT业的模式?

  唐仪:他们比较看好携程的模式。携程在美国的卖点不是网络,而是一个在线商旅服务公司。它有一套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不同的商业模式。它可以运用网络概念多次融资,继而并购,迅速完成对传统资源的成功整合,并利用网络优势介入传统行业运营。这样遇到的阻碍就比较小,赢利的项目又比较多。

  本报记者 庄士冠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