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本报讯 (记者沈敏岚) 今天上午6时,抢修中美海缆的日本KDD“海连”号海缆船从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吴泾码头出发,驶往海缆阻断点进行紧急抢修,比计划提早了10多小时从上海启航,如果发生海缆阻断的海域风平浪静、海缆阻断点仅一处,预计海缆可于本月23日修复。 “海连”号于昨天上午8时30分抵达上海吴泾码头。“海连”号来上海是为装载抢修用光缆和接头。抵达上海后的“海连”号于当天中午12时开始装载光缆,昨天下午,记者在码头看到,拳头粗的光缆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徐徐通过输送装置送上“海连”号,中英海底系统公司为“海连”号准备了两根长度分别为3.375公里和5公里的光缆,以及6套用于海缆修复的接头材料,足够阻断海缆修复所需,整个装载工作于昨天下午3时全部结束。据介绍,昨天装载上船的光缆内有4对光纤是日本产品,与中美海缆所用光缆完全一样。 5名具有国际通用执照的日本光缆维修人员于昨天晚上9时飞抵上海到达“海连”号上,2名中国电信的代表也于昨天下午上船,他们将对中美海缆的抢修进行监督。 海缆抢修极复杂,潜入水中难度大———水下机器人揽“绝活” 中美海缆阻断点在海面下70米并埋在海底下2米左右,抢修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昨天上海电信的海缆专家向记者介绍了抢修的主要步骤,据悉,价值600万美金的水下机器人将参与抢修工作。水下机器人在海底的行走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海里,水下机器人由海缆船上的技术人员进行遥控指挥。 根据目前的资料,仅能判断阻断点位于崇明海缆登陆点以东375公里的公海,具体的阻断点要靠水下机器人捞起海缆进行测试。“海连”号依靠卫星定位到达阻断点后,水下机器人下到海底,首先要在海底找到中美海缆,然后切割一段光缆,将一端先拉出海面,由技术人员进行测试,再拉出另一端测试,以确定阻断点在哪个方向,将一端到阻断点的光缆全部切割收回,将上海装运上船的光缆接上。据透露,光缆接头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专业工作,只有持有国际通用执照的技术人员才能进行操作。我国唯一从事海缆抢修的中英海底系统公司目前有持照光缆接头人员20人,通用执照每2年需全新考核换证。修复后的光缆沉入海底后,还需用高压水枪将其埋入海底,但深度达不到原先的深度。据估算,整个抢修工程将耗资500多万元。(本报记者沈敏岚) 阻断点:横滨维护区 本报讯(记者沈敏岚)通信的全球化使得海缆大多由多个国家的多家通信公司联合建设,共同维护。目前,全球共有若干个海缆维护区,中国的海缆大多在横滨维护区,有极少一部分位于新加坡维护区。在横滨维护区共有海缆四万海里,中美海缆就属于横滨维护区。 为维护四万海里的海缆,中、日、韩等国家的十六家电信公司联合组成了海缆维护组织,并由中、日、韩三国的三艘海缆船轮流值班,对发生故障的海缆进行抢修。 根据协议,目前是日本海缆船值班,中国海缆船“福莱”号在每年的七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轮上值班。因此,中美海缆发生阻断就由正在值班的日本KDD“海连”号海缆船进行抢修。 渔网铁锚惹祸海缆多次阻断 本报讯(记者沈敏岚)深埋在海底的海缆也会被渔网、铁锚的无情撞击而发生阻断,据上海电信有关人士透露,于去年1月正式启用的中美海缆已在去年4月发生过一次阻断,但影响没有这次大。1999年中国曾发生了18起海缆阻断事故,去年也达到了6起。 据专家分析,海缆阻断不少是帆张网渔船“惹的祸”。这种帆张网用铁锚抛入海底,能撑开一张40米×60米的大渔网,而网刺就有2米长,极易损伤海缆。有时巨轮在大海抛锚,起锚时也容易拉断海缆。中美海缆阻断的原因目前尚不能确定,待“海连”号带回阻断海缆后,技术人员将进行事故分析,以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 随着海缆技术的发展,海缆埋入海底的深度也在不断加深,中日海缆的深度仅1米,环球海缆的深度达到了1.5米,中美海缆的深度在1.5米至2米,较早投入使用的亚欧海缆进行了海缆加深,100多公里就耗资数千万美元,中美海缆也正在进行深埋改造。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