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国内 > 263邮箱收费专题 > 正文

评论:263打赢邮件收费的关键一仗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6月03日 16:35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于东辉5月21日,263免费邮箱的大门正式关闭,留在门里的是49万的付费用户以及每年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一场并无胜算的胜利

  3月18日,263网络集团石破天惊地宣布实施邮箱全部收费,而5月20日则是其免费邮箱的“大限之日”。不久前,263向媒体详细公布了截止到5月21日为止的所有收费邮箱数量。数据显示:263目前个人收费邮箱数量为49万,其中在3月18日263宣布将实施邮箱全部收费
之前的收费邮件数量为14万,3月18日到5月21日新增收费邮件用户35万。在这新增35万的收费邮件用户中,有超过7万是非原263免费邮件用户,占新增用户数量的20%。

  49万收费用户,每人每年交纳50元,这意味着凭此项263每年将有近3000万元的进款,这个数字大体接近搜狐网上一财季的全部收入。

  当然我们推算出来的3000万的数字可能包含很大水分,但49万付费用户本身具有的意义也许远远超过3000万元的价值,因为它意味着互联网免费规则的彻底破碎、意味着互联网新的生存模式的凸现。在这个数字诞生前,没有人知道用户到底接不接受收费,这个数字是263用巨大的经营风险换回来的。

  在263宣布邮箱全面收费之初,有人指出,在免费邮箱依然遍地开花的今天,263此举可能导致其丧失自己的大部分用户,而邮箱用户的丧失又必然导致其页面浏览量的减少,从而导致其在线广告的流失。

  而263总裁黄明生则解释说,他确信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为高质量的邮箱服务付费,而因拒绝付费而流失掉的用户相信也不是263的目标用户,这是263敢于实施全面收费的原因。至于在线广告的流失,黄明生说,在线广告是门户网站的收入模式,263不是门户网站,因此不需要这部分的收入。在此之前,没有人不认为263是个门户网站,而黄明生此番说辞无疑是宣布与门户模式的决裂:放弃用户量和浏览量。这更像是对门户模式的某种嘲讽:花费巨大资金的门户网站们收罗起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却至今没有找到向这些用户有效收费的办法。

  当然,263敢于收费还在于它背后的电信背景,这一背景可以使其实现网络、手机等形式的便捷付费,这一点是其他门户网站望尘莫及的。

  早在3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黄明生就表示过,这是一场无必胜把握的战斗,263已经做好了为战斗失利而付出代价的准备。而且他指出,263并不指望邮箱收费能够成为公司支柱性收入,“能够实现自养即可”。两个月后的今天,黄明生承认结果超出自己原先的预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已经注意到有邮件服务提供商也开始跟进,这说明电信级邮件服务市场将在今后成为邮件服务的一种标准模式。我很荣幸263成为电信级邮件服务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免费阵营的瓦解

  在263推行邮箱全面收费的一周后,即5月27日,搜狐宣布其邮箱对新用户收取5元钱的注册费。

  搜狐一直坚定地支持和贯彻免费原则,在263宣布收费之时,曾表示过目前收费环境尚未成熟,并誓言一段时间内绝不向用户收费。尽管对于此次收费搜狐方面解释说:这是由于近来搜狐邮箱的用户增长得过于迅速,因此不得不采取限制注册的措施。但说到底,搜狐毕竟打破了不向用户收费的铁律。

  作为搜狐最大的竞争对手,新浪采取了与263结盟的政策,新浪一开始就坚决支持263邮箱全面收费的的计划。4月18日,新浪和263在签订了一个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根据该协议,上海、北京等5个城市的上网用户,只要拨打263的主叫号码95963,填入用户名sina、密码sina,就能登录互联网,以及登录新浪热线的专属网站,接受新浪提供的服务。263提供接入,新浪提供内容和服务,收入两者按协议分配。5月20日,263又宣布其所有免费用户可在一个月内转成新浪免费邮箱用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63宣布全面收费之初,收费政策的另一反对者方兴东博士曾公开劝说263“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将免费用户转给搜狐。

  事实上新浪一直是邮箱收费的倡导者,早在去年8月,新浪就推出自己的收费邮箱,同时将原先的免费邮箱由50兆缩小至5兆。新浪的收费行动遭到搜狐的成功阻击,搜狐在新浪推出收费邮箱的第二天,即把自己的免费邮箱扩容到20兆,同时把“我们不收费”的广告贴满了北京的每个角落。搜狐的阻击使新浪几乎没有从收费邮箱上得到多少收益。但263邮箱收费的成功必然增强了新浪推行收费邮箱的信心。

  此外,在263宣布收费之后,网易、21CN也先后推出自己的收费邮箱,据说21CN正在酝酿全面收费,并推出比263更为便宜的价格。

  收费、免费之争还将继续

  针对收费邮箱和免费邮箱的问题,网络经济专家、社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谈了自己的观点。

  吕本富表示,近一年来,免费邮件服务和收费邮件服务都在发展,只不过双方发展的快慢有所不同。收费邮件服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因为服务提供商高品质的服务而出现高速增长是很正常的事情。263收费邮件用户出现显著增长说明其电信级服务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相信其他邮件服务提供商会跟进。吕本富还强调,用户接受收费邮件服务的确是好现象,相信网络“免费午餐”已经过时,这无疑可以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但无论是邮件收费和免费服务,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收费邮件服务商是否真正知道用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收费邮件服务提供商能否满足用户各种层次的需求?比如说独特域名服务、大容量、个性化等增值服务。未来邮件增值服务将成为吸引用户的竞争筹码,相信收费邮件提供商会主攻邮件增值服务。

  2.收费邮件的可替代因素一直存在,比如国际商务邮件往来不看好公用邮件服务、严肃的个人邮件往来也不认同公用邮件、媒体型网站、大型企业网站等都将提供免费邮件服务。收费邮件服务提供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否能让公用邮件服务的可信度和技术延伸到上述领域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收取相应的技术服务费。

  3.免费邮件服务模式不会消除,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服务标准也会深化。从长远来看,免费和收邮件服务会共存。

  对于同一问题,IT评论家姜奇平则认为,免费邮件服务和收费邮件服务越来越分化成为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收费邮件服务的服务标准显然要比免费邮件服务要高得多,可以说两者越来越成为不同的专业分工。免费邮件服务适合走媒体路线的网站,它追求的是邮件数量,通过在线广告间接体现商业价值。收费邮件服务适合非媒体路线的专业网络服务提供商,靠个人用户收费来获取商业利润。显然,门户网站和263选择了两种绝然不同的模式。

  姜奇平进一步分析说,全球范围内的邮件收费浪潮此起彼伏,收费邮件服务已经深入人心了。263的收费邮件数量超过预期不足为奇,因为中国的网民数量增长很快,有相当多的用户对电信级邮件服务有需求,如受到病毒、垃圾邮件骚扰并对容量需求较高的用户。

  对于邮件收费标准问题,姜奇平认为,收费邮件关键不在价格而在服务,高品质服务高价格,价格最终取决于用户需求和运营成本。

  当然,不管怎么说,在263证明自己吃到的是螃蟹之后,越来越多的收费服务将会被互联网公司尝试和推行,当切实的收入摆在面前之后,互联网才真正体现出原本的商业价值,.com们也会有幸在死亡之前走出冬季。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IT业界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263邮箱收费被起诉案了结 免费用户转新浪成契机(2002/05/28 21:22)
263掀邮箱收费“风暴” 邮件列强伺机行动(2002/05/28 11:24)
免费?收费?中国电子邮箱市场该走向何方(2002/05/23 17:06)
263告别免费邮件 邮箱升级全部完成(2002/05/23 07:12)
光明日报:电子邮件已成为重要通讯手段(2002/05/22 13:41)
光明日报:新浪接管263免费用户(2002/05/22 12:57)
263开始全面收费 电子邮箱大战远远未平息(2002/05/22 11:20)
国际金融报:收费邮箱初告捷 263盼全线盈利(2002/05/22 08:51)
263邮箱收费专题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银色魅力性感香水
  •   夏日精品促销
  • 姗拉娜新品上市
  • 名牌香水四折起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