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引发事件:我要拿下40%的市场
5月21日,北京,天气热得像着了火。来自羊城广州的电子邮件服务运营商21CN与业界知名的邮件系统软件提供商亚信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1CN邮箱收费、免费并行的发展策略。这一消息的发布,使近期有关21CN欲关闭免费邮箱服务的猜测不攻自破。
在发布会上21CN打出分别针对收费邮件服务及免费邮件服务的两张王牌:“自‘邮’行动”和“绿色电子邮件”,再次展示了其作为电子邮件先锋的实力。最引人注目的是,21CN总裁陆德表示,通过此次21CN全系列收费电子邮件产品的推出,21CN今年誓夺中国收费电子邮件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电子邮件服务运营商动态:
263在线:免费邮箱转给新浪了
早在2002年3月18日,263就举起了全线收费的大旗。但是5月21日,263突然在各大媒体上宣布与新浪网结盟,其免费用户可获得同名的新浪免费邮箱。具体方法是:从5月21日起,到6月20日止,未升级为263收费邮箱的用户可以通过263网站进行转发设置。不再选择263信箱的用户可以选择注册新浪的同名免费信箱,但后缀要改成“@263.sina.com”。转移到其他邮箱也可以,但是只能设置一次转发。
新浪网:免费邮箱还能申请
为验证免费邮箱的市场现状,记者特意访问了新浪网。经过测试发现,新浪5MB容量的免费邮箱仍然可以申请,速度、功能等方面均能满足用户需要。
FESCO:我们有免费邮箱
在众多网站宣布邮箱收费的时候,另一家网站——北京外企人才网络服务有限公司(FESCO)又站了出来,他们宣布开通超大容量、永久性免费邮件服务。该公司总经理王晓平说,FESCO并不期望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本身为公司创造收益,但这项服务可以增加公司传统业务的收入。
业内人士评说:
胡延平:从来就没有免费邮箱
1、免费从来就不存在
其实免费是从来不存在的,就免费和收费的问题,媒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讨论是其实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商业从产生第一天开始,就是交易,交易就是产品和货币的一种交换,收费或者是免费,无非是先免费后收费的问题,或者是直接收费间接收费的问题,所以说从根本来讲,不管是直接收费,还是间接收费,不管是先收费还是后收费,费是一定要收的,要不然的话这个企业不可能存在,这个行业也不可能存在。
2、有价值才有价格
商业也好,服务也好,产品也好,其实归根到底不是收费或者免费的问题,而是说价格有没有达到价格向价值的转化临界点,不在于收费还是免费,而是在于向用户提供的价值,有没有大到足以用户为此付出金钱。电视媒体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后来才出现收费服务。中央电视台是最大的免费内容提供商,从这个角度来说,跟新浪是一样的。由于提供的内容不一样,进入市场的前后不一样,所以造成有人是赚钱的,有人不赚钱。
3、电子邮箱是载体
归根到底,E-mail只是一个地址,只是一个空间,只是一个用户身份的识别,从这一点来讲,E-mail以后的发展,其实远不仅是目前文本或者图形传输的东西,而是文本、图像、语音相结合的,而且是跟短信、点播等相统一的一体化的服务载体。以后E-Mail的前途,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创新程度,二是与其他增值服务捆绑的方式,比如接入服务、内容服务等。
黎和生:免费时代终结了
我认为一个免费的时代实际上已经终结了。尽管21CN说自己的绿色邮件要捍卫免费邮件的旗帜。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有两个条件,第一你必须把真实的信息告诉21CN的陆总。第二,你必须做好接受商业广告的准备。这两点,就已经告诉大家了,这已经不是什么免费的了,因为当你把自己的妻子,你的个人通信地址都告诉别人的时候,其实比你从身上掏二十块钱或者十块钱更悲惨,别人完全可以通过地址找到你,比如说你的真实收入是一年三十万还是五十万,填上去的话,我还是宁愿交十块钱,所以对21CN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现在天极还有免费邮箱,但是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不会在免费邮箱上再投入,从这一点来讲,对中国用户来说,一个免费的时代肯定会终结。
观点总结:商机无限,理性回归
从早期免费邮箱的容量大战到263、新浪纷纷推出收费邮箱,从21CN另辟蹊径到FESCO借机推出100MB免费邮箱,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早期的免费邮箱还是现在的收费邮箱,都是商家们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一种市场运作形式而已。不管怎样运作,都说明了这个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对我们用户来讲,总是要为商家奉献自己的价值的。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各个服务商在收费、免费上的争论了。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日渐成熟,各个公司的运作方式也日渐老练。所以,不管是收费,还是免费,我们在使用电子邮箱的时候,肯定是付出了代价。需要什么层次的服务,才是我们选择收费邮箱还是免费邮箱的关键所在。
其实从免费邮箱到免费主页空间,以及更多的所谓免费服务不过是互联网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最终一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需要理性和盈利的,因此今天互联网上刮起的收费风是很正常的,甚至可以理解为理性的回归。从这一角度讲,互联网不会有免费的午餐,起码吃着免费午餐的同时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已失去自己更多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赛迪网-中国电脑教育报记者贾东平)
背景:中国电子邮箱市场大事记
2001年2月8日:在免费邮箱浪潮下,21CN(www.21cn.com)宣布推出收费邮箱服务。
2001年8月16日:新浪网(www.sina.com.cn)正式推出收费邮箱服务。原容量为50MB的免费邮箱缩小为5MB。
2001年8月17日:搜狐(www.sohu.com)隆重推出容量为20MB的免费邮箱。
2001年9月1日:中华网(www.china.com)取消免费邮箱,推出“信天邮”收费邮箱。
2001年11月15日:网易(www.163.com)在京正式发布其收费VIP邮箱和企业邮箱。同时,网易的免费邮箱仍将保持,并增容至25MB。
2002年3月18日:263在线(www.263.net)宣布邮箱全部收费。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数码相机钻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