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服务业,信息密集服务和知识密集服务,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都是发展的方向,从资源支持上,是全球发展趋势
智联不去做兼并、收购,会冒很大风险
曾湘泉:当然还有信用体系建设。当然智联的信用很好,他们做的宣传,做了很大的节目,都做得很好。人处事的风格都很稳健,一步一个脚印做过来。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我觉得做得在业界口碑很好,做得很不错。这种风格需要去发扬光大。另外,还其实需要探讨,在中国EHR这个领域中还是需要一些研究的,这个领域究竟中国的发展跟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什么关系,应该在战略层面上怎么发展,其实还是需要研究。
我最近看你们讨论,你们不去做兼并、收购。
刘浩:说过这样的话。
曾湘泉:因为你要去拓展市场成本很高的。
刘浩:尤其有些类型的行业,先不说网络招聘的行业,看人力资源这个大行业,在某一个层面上它就是靠合并、合并做起来的。今天咱们举国内比如说一个人力资源中介的行业,比如猎头,这个行业其实现在都是很小的、很分散的一个情况,它理论上是可以来进一步整合,产生出一个规模效益之后,是可以像曾教授讲的,其实这里面缺乏一定足够的研究,对于这个市场到底应该怎么做符合中国的国情,没有人在这个问题深看到,还没有人能够带领这个事情。
曾湘泉:现在是这样,所有的网络公司还有一些人力资源公司,其实现在都是短视的东西多。其实一个产业的发展,应该研究战略性的东西,长期发展的东西。其实你们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有资源的支持、资本的支持。但是今后要看到是五到十年的竞争格局。你现在其实是在做布局,其实有很多发展的空间,这种空间其实对于我们发展有很多机遇。因为总的来讲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信息密集服务和知识密集服务,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都是发展的方向,从资源支持上,是全球发展趋势。但是人才问题、战略问题包括市场问题还是有很多问题,还需要做深入的探讨,可能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得更稳妥一点。
主持人: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布局到它所有的领域。并购往往是最有效覆盖的办法,刚谈到的并购,为什么智联不尝试以这种方式来覆盖更多的领域?
刘浩:我补充一句,刚才曾老师说的高度比较高,从大行业来分析大家还有什么样的市场机会。
回到并购这个话题上来说,网络招聘这样的一个商业模式,其实在这个大行业里来看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商业模式,这种东西首先大家能做出一定自己的特色来,但是更多地来看,大家还是会主要就是平台,它大,但是更多是一个信息平台性的业务。这种东西谈到比如说并购,事实上刚才咱们也谈到了,这些年不断还有人想进这个行业,但纷纷都消失不见了,有一些地方的网站也有,做了十来年,跟地方的一些人事局,有这样出来,但是它们的规模也都相当的小,非常的小。我们从今天去看,我们来判断这个市场,自主地去做,去拓展到全国去,对于这个业务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冒的风险反而小。并购这种东西,其实有时你会冒很大的风险,你看不见的风险。
曾湘泉:并购在中国来讲其实有很多问题,比如传统的人事部门,其实也有它的资源。但是它有很多问题,你把它搞进来以后可能要解决它的遗留问题,把你的很多精力都牵扯进去,可能是得不偿失的问题,也有这样的问题。
刘浩:我一再强调我们始终是一个创业的企业,到今天我们拿了多少钱也是一个创业的企业,这种企业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自身的凝聚力、自身发展的势头保持住,而不是现在通过买把规模做起来。
主持人:也就是说智联目前想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简单通过并购这种方式实现市场的扩大。
刘浩:纯粹抽象数字的东西,原来我做投资可能看这个东西看得特别多,每天拿着商业计划书,但是你做了管理,会发现抽象的东西有点用,但是绝对不是最主要的,还是要真的能看到人的因素,看到动态的东西,你能透过今天大家都做差不多的数字,但是背后的差别非常大,什么人怎么做出来的,差别非常大。这是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