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唱片业最后的稻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7:34  互联网周刊

  这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彻底的一个行业,从生产者、参与者到消费者,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另一种语言。

  “彩铃等无线技术上的应用已经让我们很扎实地开始收到钱了,一首歌赚几十万元,我觉得这还是很革命的一个兆头。”太合麦田董事总经理宋柯的总结很能说明这两年中国唱片业被改变了的生态环境。随着互联网、手机、MP3的普及与应用,无线音乐与数字音乐挽救了这个被盗版问题困扰着的行业。

  宋柯的太合麦田,自从2003年5月与新浪网在彩铃上进行了合作,就第一次从互联网与手机相关的音乐服务上尝到了甜头。现在,在他旗下的太合麦田公司的收入当中,这一方面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的CD和卡带收入。

  在欧美,数字音乐的神话是由苹果创造的。到今天,iPod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7000万台左右,iTunes上则已经卖出了近13亿首歌曲,占据了数字音乐市场的70%左右。在中国,尽管没有成熟的数字音乐下载网站,却有遍布老百姓手机的彩铃。排名第一的彩铃每月下载量达到一百万人次,市场基数的庞大程度让人咋舌,而且还是一个没有盗版问题的市场。

  “如果仅靠传统的唱片收入,那现在中国的唱片公司还会在依靠经纪费用苦苦支撑。”一位唱片界业内人士说。2004年,由于盗版猖獗,整个中国音乐市场的收入不到4亿元。但仅这一年全球铃声市场总额达到了惊人的40亿美元,“彩铃业务模式简单,不需要渠道,能迅速扩展唱片公司的收入来源。”宋柯这样说。于是,做数字音乐内容提供商,与SP和运营商分成,成为了中国唱片业最新最快也最好的盈利手段。

  现在中国音乐唱片业里的宋柯们所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增加收入那么简单。互联网与手机模式下的音乐服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这个行业的整个运营方式。原先传统的由唱片公司开发产品,多首歌曲组成一张专辑,发行公司负责包装推广,零售公司再将产品送达终端用户的模式在中国遭遇了版权困难。在互联网、数字音乐和无线音乐下载的大前提下,音乐的制作成本降低了,通过互联网,传播途径也不再是问题,于是香香、杨臣刚等一大批网络歌手迅速走红,音乐消费的方式也不再是购买唱片,而是变成了单首歌曲的下载与彩铃音乐的下载。正如宋柯所言:“在数字音乐的业务模式中,网络音乐、手机音乐的业务省去了所有的中间环节,唱片消费转向单曲消费。”

  同时,音乐唱片业被无线音乐、数字音乐所创造出的巨大市场改变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互联网产业本身。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唱片公司希望集内容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的角色为一体,而不用再与SP进行分成;但SP同样希望控制内容,从而提供差异化服务,并最终不在内容方面受制于唱片公司。TOM的CEO王雷雷说:“这是中国特色,当市场快速膨胀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价值链里面的结点,希望分食别人的市场份额。”

  因此太合麦田拿到了SP资质,京文和无限艺能去年6月合并成立艺能京文控股公司,也具有SP资质,旗下有酷客网,拥有2000多个歌手,8000多首原创歌曲。SP们则将内容的希望寄之于广大的网络歌手与原创歌曲。

  本期封面报道其它文章:

    被互联网改变的商业新形态

    互联网抹平的商业生态

    唱片业最后的稻草

    传媒业的倾转点

    离客户更近的零售业

    新金融猜想

    运营商重返互联网

    IT业的大转机

    旅游业的新支点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企业服务 
智投助力企业广告营销  新浪智投-中小企业网络广告金算盘  pfpif.sina.net
爱学习上新浪教育  好好学习 天天上『新浪教育』  pfpif.sina.net
金融危机如何留学  一手资讯 一线专家 全面解析 新经济形式对留学的影  pfpif.sina.net
听,就听值得相信的  通过更权威更可信的信息平台了解公务员报考信息  pfpif.sina.net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