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电子商务网站广交会上小试牛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09:58 中国经济时报 | ||
实习生 薛娟 第99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4月30日闭幕。据介绍,本届广交会累计成交额首次超过300亿美元,达到322.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第98届增长9.5%。 在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有电子商务的小试身手。数据显示:广交会三大网站累计访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一系列特点,在最近几届广交会上的表现逐渐突出。 与传统贸易形式相辅相成 “中国外贸兴,则广交会兴;广交会盛,则中国外贸盛。”广交会在中国外贸领域迄今仍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直接促进了我国出口持续稳定发展。 尽管广交会具有独到的优势和影响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迁,广交会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广交会不再是出口企业接触国际市场的惟一桥梁;由于参展商品质同化现象严重,低水平价格竞争激烈;展会不能有效地保护 知识产权,遏制某些厂商抄袭盗版的不正之风。这些因素使得广交会对促进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据有关数据显示,尽管广交会的绝对成交额不断增长,但所占我国商品出口交易额的比重上却在不断下降。 “与传统的外贸形式相比,B2B电子商务使得国内的许多中小企业能更容易地与国际客户相互接触,平等沟通。”中国制造网运营总监黄良发在接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利用B2B电子商务网站这个平台,能够使得国内外贸领域的中小企业跨国行销及交易的门坎降低,容易达成销售全球化的目标。其实采取电子商务形式开展国际贸易,广交会上早有试水。 1996年9月第80届广交会就开办了“在线广交会”。在2003年第93届广交会上,B2B电子商务又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受“非典”疫情影响,93届广交会的成交额虽然有所下滑,但在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上取得良好效果——“在线广交会”的点击率上升了50%,通过网络达成的意向成交额达13亿美元,占全部成交额44.2亿美元的1/3。 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4-2005年)》发布会上指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B2B企业间电子商务 占到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份额近98%。 曾在一家建材企业工作过的陈先生有过三次参加广交会的经验,对于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兴起他表示认可,“挺实际,假如操作得当,能够占到贸易额的40%。”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先生指出,“广交会比较实在,电子商务实际上还是一种工具。如果买家、卖家双方都愿意合作的话,电子商务更便捷,但是最终仍要通过电话、传真、考察而回到传统贸易上来。” “传统外贸形式将会一直存在。互联网不可能完全取代一个传统的产业或行业。用互联网做贸易,是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方式。”黄良发在接受采访记者采访时一直强调。 “所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广告宣传作用。”陈先生如此总结。 但是这样的桥梁作用,对一些没有实力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或者虽建设了电子商务平台但因影响不够而致使拜访的客户不足的中小企业却有很大帮助,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符合实际需求的增值服务。 “对于那些因为资金问题等原因,不能够参加广交会的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网站交互性的特点和数量庞大的客户资源却可以使他们减少成本投入,优先赚得企业第一桶金”。黄如此解释为何像中国制造网之类的B2B电子商务网站会尤其关注中小企业。“等他们成熟以后,这些中小企业还是会去参加广交会。B2B电子商务贸易并不是排他性的贸易方式。” B2B尚有缺陷 根据高盛亚太互联网研究小组的估计,向B2B过渡将为大多数行业在早期带来5%-10%的成本节约。以中国出口贸易2005年的7620亿美元来计算,这一领域向B2B过渡将产生381-762亿美元的成本节约空间。更重要的是,因为B2B使进口商们有机会在更有效率的供货商之间做出选择,这将给出口商们带来更大的增长动力。“商人都喜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黄良发指出,“B2B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选择空间。” 目前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超过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超过6400万人,网民人数世界第二,上网计算机近5000万台,全国网站超过70万个。 这样的数据表明我国电子商务的市场前景很广阔。但是“一方面传统的贸易方式虽然成本较高,但是诚信度也高,网络贸易却存在很大的欺诈性空间;同时,一些传统的客商不习惯利用网络进行贸易,使得真正参与电子商务的客商并不很多;还有,要培养上网用户从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向利用网络做贸易转变;最后,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谈及发展B2B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时所遇的障碍,黄良发做出以上分析。 从2004年到现在,电子商务市场一直风起云涌,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更可谓硝烟弥漫、战火纷飞。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等国际化的B2B网站已经把电子商务这把火烧得“旺旺”。阿里巴巴以其一系列高调动作描绘了B2B网站的大好前景,而中国制造网通过独有的“Made in China”域名宣传也使得其在行业取得了第三的排名,其海外浏览量占全部浏览量的84%之多。 黄良发表示自己比较乐意看到电子商务出现竞争的状态,“这样一个市场,不可能只靠一个网站。现在主要是把这块新兴的 蛋糕做大,这样每个人才能吃饱。竞争永远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