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盛大进军手机市场胜算几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10:18 ChinaByte | |
作者: 马健 近日有消息称,盛大将在2006年进军手机行业。现在陈天桥正与一个国际大厂商洽谈合作事宜,目前基本上已敲定相关事项。双方将在2006年第一季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此事。 当然,盛大进军手机市场的举动进行多元化运作,可以帮助盛大摆脱单纯依赖于网络游戏业务的困境。要知道由于竞争的激烈,盛大的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业务收入在逐步下滑,盛大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盛大第三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4.997亿元,同比增长41.4%;净利润为人民币2.611亿元,同比增长58.1%。但是盛大的营收较上一季度下滑7%, 同时也未能达到华尔街的预期。而随着中国 网络游戏市场的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盛大的网络游戏业务上的利润和收入将呈现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以致于高盛一份研究报告称,由于更多网络游戏运营商的加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已经呈现恶化的趋势。盛大和网易这样的行业领先者可以保持50%到60%的运营利润率,但一些小型网络游戏运营商却将整个行业的运营利润率拉低到30%。 所以盛大进军手机市场的举动来进行多元化运作以求摆脱单纯依赖于网络游戏业务的困境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而且盛大进军手机市场有其有利之处,据悉,手机牌照一事由对方解决,盛大只出品牌和内容资源。另外,手机出来后,盛大主要利用自己的渠道在1亿多用户中进行推广和销售。其的渠道优势以及品牌和内容资源应该对其进军手机行业应该大有裨益。 但是在 国产手机集体陷入亏损泥塘而不能自拔的今天,盛大进军手机市场,恐怕胜算不大。首先,国内手机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严重失衡,产能严重过剩,日钱 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36316.8万户。移动电话的用户规模居于世界首位。但是目前我国的手机年产能已达4亿部,而每年的新增用户量只有6000万户,增幅趋缓,产能已近需求的7到10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而不包括新获得牌照的手机厂商的厂能, 一旦新获得牌照的手机厂商的厂能释放,国内手机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之态将更加明显,而盛大作为手机市场的新军必将首当其冲,受负面影响极大。 其次,盛大的品牌和渠道对其进军手机市场的帮助不会太大,据了解 ,这次合作, 盛大只出品牌和内容资源。另外,手机出来后,盛大主要利用自己的渠道在1亿多用户中进行推广和销售。 盛大在网络游戏上积累的品牌效应很难过渡到手机市场上,而盛大主要利用自己的渠道在1亿多用户中进行推广和销售的渠道政策意味着盛大将放弃手机销售的主渠道—连锁买场等,这等于说放弃了大部分的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而盛大自己的渠道在手机销售缺乏销售经验对其销售作用不大。 最后,进军手机市场进行多元化风险太大 , 多元化极有可能分散盛大的资源和精力,对于发展不利。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多元化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对412家企业样本进行分析,麦肯锡将其分为专业化经营(67%的营业收入来自一个事业单位),适度多元化经营(至少67%的营业收放来扑克于两个专业单位),多元化经营(少于67%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两个事业单位)。结果是:专业化经营方式,TRS(股东回报率)22%,适度多元化,TRS(18%),多元化经营方式,TRS16%。 从回报率来说,专业化经营的方式远优于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而且多元化经营成功的例子太少,从整体上说并不是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 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竞争规则,盛大在网络游戏运营领域的成功经验很难复制到手机市场。其前其力推的“盛大盒子”成效也不明显即是前车之鉴。 所以说,盛大进军手机市场的胜算不大,还不如专注于发展手机游戏业务,凭借其收购的数位红软件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在手机游戏方面的实力,应该可以在国内市场规模约10亿元,增长潜力巨大的手机游戏 上有所作为。 要知道,战略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