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丁 胡野秋:超女和百度没改变财富模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9:11 深圳商报 | |
宋丁: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 胡野秋: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 钱飞鸣:深圳商报记者 2005年还没有过去,但是中国经济的年末盘点一定不会少了两个“主角”。 一个叫“超级女声”,她创造了中国荧屏十年来最大的财富神话:1400万的冠名收入、7场总决选2000万的广告收入、3000万元的短信收入;除了这些直接的收入,主办方湖南电广传媒股价上涨1.24亿元、赞助商蒙牛实现2.5亿元纯利! 另一个叫“百度”,他到达了中国互联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8月4日,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的百度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天内连翻五番,创造了纳斯达克最近五年以来的最佳开盘记录。和百度已超过30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另一组常被人提及的数字是:百度2004年的营收额仅为1400万美元,净利润更是只有145万美元。 如何看待“超女”和“百度”,眼下的点评各有千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者创造了一种和传统方式迥异的财富创造模式。 信息经济的佼佼者 记者:搭上“超女”就赚钱,这句话已经传遍中国商界。百度作为年净利润只有145万美元的互联网企业, 股票市值却能超过30亿美元。“超女”和“百度”,很多评论视之为从天而降的“财富炸弹”。您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成功?宋丁:现在是信息时代,而“超女”和“百度”正是信息经济的佼佼者。他们找到了和市场结合的最佳位置,从而快速实现了财富的几何级数的增长。 但总体上讲,“超女”和“百度”都没有彻底超越传统的财富增长模式。就拿“超女”来说,她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媒体平台和巧妙的市场操纵群体。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过去的秦池酒、三株口服液的成功,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超女”成功在信息传播速度和相应的市场营销模式上,这个速度的变化是依托于当代科技的。过去财富积累慢,也是与当时的科技水平相关联的。 胡野秋:我个人认为,“超女”、“百度”的成功,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财富增长模式的新变化。从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无形资产远远大于有形资产。从财富增长的方式来看,这肯定是一种突破。 过去财富的积累是缓慢的,很难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超女”和“百度”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已经创造了一种值得认真思索的财富创造模式。比如“超女”,她的核心是一个点子,一个创意,并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比如“百度”,他的核心是一个网络搜索工具,却创造了惊人的市值。虽然股票市值很多时候只能算是“纸上富贵”,但也代表了公众的认同。这些企业的成功运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传统的财富增长模式。 风险与速度共生共长 记者:“超女”和“百度”极富扩张性的财富增长,让人们联想起1999年的第一轮互联网泡沫。即使是“超女”,眼下的红火也很容易让人忽略其飞速上升背后脆弱的一面,毕竟她只是一个创意。这种财富创造模式存在泡沫吗? 胡野秋:这种模式确实存在经济泡沫的风险。过去的财富创造模式不会有爆发式的收获,但崩盘的可能性也较小。而现在这种爆发式的成长,一定程度上也蕴含了某种风险。就以互联网而言,很多财富其实是体现在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市场依托于股民的认同上,前几年纳斯达克狂泻,就是一个例证。 无论是“超女”还是“百度”,眼球经济的风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当眼睛不再关注时,负面效果立刻就会显现,借助无形资产升得越高就会下滑得越猛。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证券“黑洞”,中国互联网概念股其实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未来,高涨的股价正是市场的预付金,而一旦这种愿景没有如期实现,资金的迅速撤离很快就会出现。 宋丁:信息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说实话,这当中的成功几率并不高,但这种低存活率却保证了突围者肯定会是一个超级婴儿。 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财富积累的速度越快,相伴的风险也就越大。从“超女”和“百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在于借助一定的手段,将原本是虚拟的核心部分转化为实有形态。但需要指出的是,“超女”和“百度”也指明了一个方向,一味的模仿并不意味着成功。 找到虚实结合的最佳点 记者:下一个“超女”会是谁?下一个“百度”会是谁?眼下,这是很多评论关注的热点。面对“超女”和“百度”带来的集体冲动,您认为创意产业眼球经济应当保持怎样的理性? 宋丁:说白了,只有迎合市场的产品才能成功,“超女”如此,“百度”也如此。创意产业也好,眼球经济也好,必须找到虚实结合的最佳点。比如“超女”,她的经济价值来源于普通百姓的认同,起点是让普通人成为音乐的主人。这就好比卡拉OK,没有门槛的限制,大家想唱就唱,结果自娱自乐也成了一个大产业。 胡野秋:“超女”和“百度”的成功,掩盖了许多东西。创意产生金钱,这个过程中有不真实的一面。一个点子到底卖多少钱?如果我们仅仅是表示对知识的尊重,我想卖多少都合理;而一旦推向极致,就会产生创意万能论,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尽管“超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标本,这个标本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但她仍然不能代表文化产业发展的常规道路。深圳将文化产业定位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我个人的建议是希望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点,一定要有产品、产业链以及相关产业群。这是我要着重指出的。韩国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出产了大量的 韩剧,这需要做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从事创意产业也好,投身眼球经济也好,不能总想着上市,总想着融资,毕竟登陆资本市场并非最终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 |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