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爱问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孙丽静:李开复引发的人才问题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08:29 财经时报

  越来越多如同李开复这样在海外功成名就的华人渴望回国发展;外资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趋势,并开始制定与中国市场相匹配的机制,来吸引这些人,并且给予他们相当有吸引力的机会

  □孙丽静

  上周,世界上两大最让人瞩目的高科技公司——微软和Google,围绕着一个华裔高层李开复的跳槽,不惜对簿公堂。两大巨头为何这么做,原因不过是“人才”二字,争夺可以扩展在华商务的高级人才。

  能将李开复吸引到Google的重要因素就是,在中国可以独挡一面的机会。虽然微软极力挽留并且也承诺为李开复寻找机会,可是这样空洞的承诺和微软转马灯似的换中国总裁的记录,使得挽留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的人才佯谬

  全球500强公司逐个落户中国市场,已经是街知巷闻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些西方公司正面临看上去非常荒谬的人才问题。

  在拥有13亿人口,人才市场天天爆满的中国,这些公司招不到高层管理人才。这就是西方公司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人才成本有所提高的原因。“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很多西方公司进入中国,习惯性地将西方,或者香港台湾的人事制度整体移植到中国内地,但是这种制度与目前中国内地的人才供应现状相比出现了断层。

  如果把目前的外企高级管理层加以细分,可以大致分成三类。一是所谓的本土金领,这些人在中国内地具备本土商业文化和当地人脉优势,但同时面临和外资总部沟通并取得信任的挑战。

  另一种比较多的是曾在外资供职,并且在香港台湾地区取得成功声誉的销售经理。他们凭借对大中华区商业文化的熟悉深得器重,从而在内地也如鱼得水。但这批人很多精于销售,缺乏对在产品和战略上的影响力。

  还有一种就是以李开复为代表的人才,这些人有国外教育背景、外企管理经验,又有拓宽本地市场的战略优势,这种人正是想在中国市场站住脚的公司追逐的对象。

  弥补人才断层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目前是各大海外公司头号战略重点,但也是Google和微软这样在美国叱咤风云的公司摔过跟斗的市场。Google曾有在中国市场迅速成长,但还是把市场份额输给本地竞争对手——百度的经历,从而意识到,中国是一个不能移植美国管理经验的市场。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如同李开复这样在海外功成名就的华人渴望回国发展。外资公司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并开始制定与中国市场相匹配的机制,来吸引这些人,并且给予他们相当有吸引力的机会。

  如果说中国人才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塔尖就是现在缺乏的高级管理人才断层,那么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既为填补这个断层提供了契机,外企本身也会得益于此。但同时也可以预见,这样的一个趋势将对中国内地以及港台的传统经理人的职业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