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传言人心惶惶 媒体喊狼来了丧失公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14:46 通信世界 | |
文/阴志华 打开国内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一级级地找,在科技频道的通讯与电讯栏目中居然有一个中国电信格局重组“传言”录专题,里面的“传言”还真不少。专题本身并不奇怪,各在媒体都有,是一个正常的栏目设置。但给一个专题取名为“传言录”却是很少。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电信业的传闻之多,多得以至于新浪网不得不将这些传言整理起来 中国电信业却实有很多传闻,其中最引为注目的当属两个,一是3G牌照发放的传闻、二是中国电信格局重组的传闻。这些传闻让记者们写了不少文章,也让专家们费了不少的口舌,更让和传闻有关的运营商和制造商们一会东一会西的不知所措。这些传闻的影响不真不小,据悉,一听说又要重组了,有的运营商现在已经人心不稳,没有心思做好手头的工作了,因为根据某些消息,员工们都不能确定明天自己究竟会在哪里?笔者也经常被一些企业问及是否要发3G牌照了,有没有可靠的消息了?是不是要拆分哪个运营商了,谁和谁合并,如何合并了?作为记者,笔者深感荣幸,这些企业都把我们当成了消息灵通人士,希望从我们的口中得到一些消息。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家没有正式出台相关举措,笔者也只能给他们一个基于传言的消息。 这什么通信业界会有如此多的传言产生,还是可以分析分析的。 其一,媒体。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这些媒体或服务于大众,或服务于某个行业,或以社会性为主,或以经济性为重。如此一来,媒体之间的竞争无疑是加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拼命地创造出一些新闻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以增加竞争力,基于这种心态,记者们都会去抓住某个人的一句话,全然不顾说这句话时的环境,而炮制出一篇又一篇的新闻,即使事后并无此事再更改也不在乎。而近几年出现的网络媒体,更是给了这些传言以快速传播的途径。 其二,专家。有的专家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预测,他们是这些大部分传言的始作俑者。由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记者们时常会找到他们,请他们谈谈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专家们自然慷慨,抛出自己以观点,一可以扬名,二有时也可以获取一些报酬。不能不承认,眼下不少专家就是被媒体生生地捧红的。当然,专家们对诸如3G牌照、电信业重组等话题的预测确实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有道理未必就是真正的事实,在没有成为事实之前,这些预测一旦形成新闻,都会给业界造成影响。 其三,企业。这里的企业包括运营商和制造商。有些传言是制造商或运营商请一些记者抛投出来的。这些企业是出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利用记者的笔头传达一些自己的想法,造成舆论,以期通过此法将自己的想法加之于公众,造成影响。其目的就是希望有些事情会朝着自己的思路发展。 其四,政府官员。说实在的,政府官员不会去特意地说一些并存在的事情,有时相关官员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而被记者们捕风捉影地夸大其辞,形成传言,这些事情不胜枚举。 传言来自于以上这些渠道。 传言不能说是假新闻,相对于记者报道的本身,它还是真新闻。比如记者说明了是某某专家预测,据某某官员说,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但相对于谈论事件一本身,比如说何时发3G牌照,电信业如何重组,这些都是传言,因为这些方案和时间都没有成为现实。 中国古代就有官员风闻言事者罚的惯例,当然那是指官员,而且影响范围也小。但今天的情况却不同,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传言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传言只能使业内人心惶惶,任何的猜测和都不能成为企业作出决策的依据,一些捕风捉影的传言,时间长了,自然也就没有影响力和,而那些靠发布传言的媒体也会逐渐丧失公信力的。还是少一些传言,多一些真实的新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