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专题 > 正文

新民周刊:“陈老虎”抢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16:39 新民周刊

  张静

  有人说,这是一场在国际投行辅佐下,“直接运用国际游戏规则,最高端的、最精致的现代资本市场运作”。

  盛大财技

联想P930智能手机 05年火项目赚钱最快!
新浪推出点点通阅读器 我用UC,何需电话

  2月19日凌晨,盛大宣布惊天收购:控股新浪。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官方网站,记者看到盛大网络(NASDAQ:SNDA)提交的一份受益股权声明13d报告,称截至2005年2月10日,盛大网络和其控股的地平线媒体有限公司,通过在二级市场公开购买的形式已获得了新浪19.5%的股份。

  新浪在国内被誉为“网上的CCTV”,觊觎者大有人在,从阳光、雅虎、网易到盛大,近年来围绕新浪的并购传闻从未停止过。密谋良久,多数人在最后一公里打了退堂鼓:“皇帝”的女儿难娶。

  原来新浪有先天缺陷:大陆系和台湾系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中的对峙局面,始终使新浪处于难以平衡的权力纷争之中。

  盛大“剑走偏锋”无疑让圈内人大跌眼镜。

  如果协议收购,新浪各派有倒戈就有抵制,利益协调不均之下持久战势不能免。盛大干脆绕开正面宣战,直接从二级市场动手。

  新浪的先天缺陷正是它的软肋:三分天下的门户网站中,网易姓丁,搜狐姓张,只有新浪“无主”。2001年6月,实战派王志东被主张资本运作的董事会踢出局后,新浪几番动荡,渐成资本运作和股市套现工具。在股权被多次稀释之后,新浪最大的股东控股不超过10%,管理层持股不到15%,这为盛大从二级市场并购新浪提供了可能性与便利。

  盛大此番出手堪称“快、准、狠”。专家分析,盛大研究透了美国《证券法》,其规定企业在持有被购企业5%股权的情况下必须上交13d报告,但在填写报告的10天内,企业可以不停止并购实行“扫盘”。从1月12日到2月10日,鼓声刚响,盛大已经兵临城下,新浪上下一片哗然时,盛大已将对方手到擒来。

  其实从去年10月,盛大就开始为此次收购活动进行资金准备,收购股票的2.3亿美元资金筹集自不同渠道,主要包括盛大于2004年10月发行的2.7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所获的收入,以及2004年5月盛大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发行时获得的收入。为了选择新浪股价的最低点,盛大将整个股票交易分四次完成。2月8日,新浪公布了2004年全年财报,股价大跌,陈天桥迅速以23.17美元的平均价格购入新浪728万股,终于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交易。

  这么一场充满想象力与掌控力,手法专业、技巧纯熟的“陈老虎抢亲”,似乎仅靠陈天桥和他年轻的团队无法成行。

  一年前,盛大初登纳斯达克,投资圈内有声音认为其表现尚不成熟。

  但盛大“见风即长”。不到三个月时间内,盛大网络先后收购了上海浩方、杭州边锋及北京数位红,练兵之后正式“完美并购”新浪。

  记者从多方得知,原来一路辅佐盛大的乃是国际著名投行高盛。盛大于2004年10月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其收购谋得大笔现金,承销商即为高盛。

  王志东出局,国内互联网企业感到资本的冰冷。

  对一、二代互联网掌门人来说,我能上市、被人购并,已经是成功。

  而盛大这家年仅3岁,上市不足半年的公司让人眼前一亮:资本,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盛大的“洋务运动”,相信会给国内互联网企业无限启迪。正如和讯网CEO谢文所言:这是一场在国际投行辅佐下,“直接运用国际游戏规则,最高端的、最精致的现代资本市场运作,大家都应该非常严肃的看待这个事情”。

  涉嫌“内幕交易”?

  换个思路,“抢亲”居然可以那么容易,如果抢亲前已经“暗通款曲”,更可以事半功倍。

  新浪原第一大股东四通开始“从IT转型保健品”。新浪公布了2004第四季度盈利以及2005年第一季度展望报告之后,股价爆跌26%。同时,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以来,新浪股票已经在纳股下跌46%之多。有人说,无心恋战的新浪已经待价而沽。有消息称,新浪主要股东四通控股的执行董事陈晓涛和原中华网执行总裁金宝启都曾参与此事的运作。

  尽管新浪CEO汪延、新浪首席财务官兼运营长曹国伟声明自己没有“出卖”新浪,但怀疑多位新浪高管主动将手中的股票卖给了盛大的声音不绝于耳(新浪已断然否认此事--新浪科技注)。

  从纳斯达克交易记录来看,新浪CEO汪延在2004年10月29日以每股1.35美元的价格执行了10万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3.003美元的价格售出;他还在2004年11月19日以每股1.88美元的价格执行了5.4万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7美元的价格售出。共计售出15.4万股。而新浪CFO曹国伟在2004年10月29日以每股1.88美元的价格执行了10万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3.424美元的价格售出;他还在2004年11月19日以每股1.35美元的价格执行了5.5万股新浪期权,并随即以37.026美元的价格售出。共计售出15.5万股。

  谢文认为:“也许是在陈天桥下定决心之后,操作过程当中的某一点双方达成了共识和相互的配合,使得这样的方式成了一种半推半就的方式。”

  这也解释了人们的第二个疑问:新浪为什么不像搜狐一样,制订反收购的“毒丸计划”。

  而南方证券的徐斌告诉记者:“交易本身通过公开市场交易,交割是完全合法的。即使两家公司高管间存在沟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无法判定违规。”

  逼出来的合纵连横

  互联网知名观察家方兴东对记者声称:以他对陈天桥的熟悉,陈氏入主新浪董事会是板上钉钉的事。

  圈内曾有说法:“得新浪者得天下。”而在消费性、娱乐性领域,盛大有话语权。

  “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来看,新浪可以算是第一批互联网的先驱,以信息、新闻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窄带旗手。而盛大是第二批队伍中的旗帜,主要围绕互联网的主流应用宽带。所以‘新浪+盛大’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催生出的不仅是在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无线增值服务领域的中国第一,也是一家全方位发展的新媒体。”

  似曾相识梦归来。当年新浪牵手阳光卫视,“光水奇缘”也被一度炒成“跨媒体帝国美梦”。

  方兴东表示:“阳光本身亏损,新浪那时候才刚开始盈利,两个不赚钱的企业放在一起,靠一个宽带的概念支撑,‘贫贱夫妻百事哀’。但这一次双方的利润都非常好,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旗帜,这种合作的基础非常扎实。”

  “陈氏新浪”让业内“脖颈感到凉飕飕”。

  谢文在得到消息后整整一个上午无法工作。而搜狐、网易、腾讯、TOM……这些企业的掌门心中可能都千百次恨恨地想到了“那个人”。

  据一位业内记者的观察,早在18日盛大可能收购新浪传闻出现的当天,网易网站上便发文表示这是“捏造新闻”,此文实际就由网易某高层直接操刀主笔。而在传言落实后,两家网站各自在最醒目的位置试图“唱衰”。

  霸主已出,谁与争锋?

  预计在3-5年后才可能出现的“互联网战国时代”提前到来。

  方兴东说:“丁磊、张朝阳拥有那么多现金,在互联网最困难的低潮时期,完全可以通过并购把自己做大、积累资源,但他们都把钱存在银行里,这一次他们即使被迫也要拿起武器来了,掀起新一波购并狂潮。”

  “陈氏新浪”能一统江湖吗?看看Google崛起,谁也不敢下结论。也许终结者是“QQ+搜狐”,也许还有方兴东没说出口的“博客中国”。

  “互联网还有活力,一切都有可能。”在盛大没联姻新浪前,这句话并未被很好地理解。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