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专题 > 正文

bonnie:“新浪-盛大收购”尚存变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20:42 新浪科技

  文/bonnie

  以下是摘自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专题的新浪网友评论,这位网友讨论的主题是“‘新浪-盛大收购’尚存变局”:

  记得2004年10月29日,新浪管理层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当记者问:“新浪的股权比较分散,这是否容易存在被恶意收购的危险?新浪有没有想过采取些什么措施保护自己呢?”新浪管理层断然否认:现阶段没有企业有能力收购新浪。

新浪推出点点通阅读器 联想P930智能手机
我用UC,何需电话 我用UC,何需电话

  至于新浪不会被收购的原因,新浪管理层是这样解释的:

  1、新浪股权分散,难以收购。“即使是新浪最大的单一股东四通公司股份也不超过10%,其它单一股东更没有一个超过1%的,企业要收购多少股东的股份才能控股?”

  2、新浪股权对其他企业无用。“企业的所有判断都要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自己没用的,别的企业也不会考虑收购我们。”

  3、新浪股价高,难以收购。“你可以看看新浪的股价,目前根本没有企业有能力收购我们。所以恶性收购只在理论上存在,根本不会发生在新浪身上。”

  然而仅隔短短的两个月,盛大就宣布已收购新浪19.5%的股份,一举成为大股东。事情似乎在朝着新浪方面宣称的反面发展。这就不禁令人产生疑问:是新浪判断失误?还是盛大虽成为大股东,却难以真正控制新浪?或是如坊间猜测的双方早有默契?

  新浪似乎没有理由判断失误。

  从接受采访的2004年10月底到收购发生的2005年1月,业界环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10月底,Yahoo、盛大的三季度财报已公布。Yahoo有9.635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盛大有1.49亿现金及等价物,盛大10月还发行了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合计3.49亿美元。二者的资金情况到目前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10月底,新浪的股价在26~32的区间波动。2005年1月,新浪的股价在25~30之间波动。两段时间,股价变化不大。

  由此看来,既然新浪管理层认为在10月底没有企业能够有实力收新浪,那么在2005年1月,也应该同样没有企业能够收新浪。

  难道新浪确信分散的股权结构能够阻止收购方真正控制新浪?

  总股本5047.8万股的新浪,长期以来股权分散。在前十大机构投资者中,仅有三家股权比例超过5%,分别为资产研究管理公司8.39%、Axa 5.84%、美国世纪投资管理公司5.26%;前十大共同基金投资者中只有前两家持股比例超过5%,分别为American Century Ultra 5.23%、美国成长基金公司5.06%。十家机构投资者和十家共同基金投资者合计持股63%。

  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虽说为潜在收购方提供了收购新浪的可能,但如果新浪跟主要股东之间建立了稳固的投资者关系,在公司战略、业务管理等重大事项上达成充分共识,那么即使有敌意收购方强行介入,也难以真正控制董事会。换句话说,如果新浪与几大股东关系稳固,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反倒是为敌意收购方埋下了反收购的伏笔。

  目前新浪的董事会由9人组成,姜丰年(华渊)、段永基(四通)为联席董事长,汪延、陈丕宏、陈晓涛(四通)、陈立武(华登国际)、曹德丰、张颂义(摩根史丹利)、张懿宸(香港中信泰富集团)为董事(摘自“新浪网”)。

  以目前盛大的19.5%持股看,最多获得2~3个董事会席位,如果不能与主要股东结成有效联盟,则盛大难以控制董事会。

  若盛大是敌意收购,则其收购资金并不充足。

  如果盛大是敌意收购,其定位在于“真正控制董事会”,而不是满足于做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因而,盛大除联络主要股东,争取支持外,还需要继续大量增持股份。

  盛大有多少收购资金?

  至2004年年底,盛大拥有现金及等价物3.77亿美元,可分解为:三季度的1.49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10月募集的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和第四季度的净利润0.28亿美元。

  在这3.77亿美元中,有1.667亿美元应预留用于支付而不能用于收购。其中,0.75亿美元来自于2亿美元可转债,需专款专用于向SAIF回购532.625万股公司普通股(相当于266.3125万股ADS)。另一笔是盛大在2004年11月底已签署协议,以0.917亿美元现金收购Actoz约29%的控股权。虽然未能看到协议规定的付款方式,但按照收购惯例,这笔收购款将在未来的一年分几次支付。这样计算下来,盛大只有2.103亿美元的收购资金。

  从公告看,盛大现已投入2.3亿资金,这多出的0.197亿美元来自于1.667亿美元应预留的资金。看来盛大打算以一季度的净利润弥补这0.197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这样做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不妥,却表明了盛大后续的收购资金不足。即使增持新浪股票,也增持的幅度有限。

  此次盛大运用财务杠杆收购新浪股票,若盛大为敌意收购,则收购风险较大,要获得收购的成功,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较多:盛大需要理顺股东间关系,找到有效的同盟,争取获得大多数股东的支持;需要在董事会通过议案以调动新浪账上1.58亿美元现金的大部分,为盛大的战略布局服务;需要在一段时间后以略高的价格出售新浪股票,从而完成整个运作周期。

  当然还有更具难度、更为大胆的设想,盛大可以在新浪直接扎下根来,完成两个公司之间的整合。这种操作如果缺少新浪主要股东的支持,基本上没有可能。

  在整个收购过程中,盛大需要防止资金链条的过度绷紧。涉及二级市场的操作,不可控因素较多。盛大的2亿可转债从2007年10月15日即可被投资者要求赎回。盛大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保持较高的股价,将能够吸引更多的债券持有人转股本,减少本金偿付的压力。同时还需提前准备好偿付资金。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