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电脑报封面报道:数字电视“争争”日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 15:35 每周电脑报 | |||||||||
![]() 本报记者/张秋华 采访/张岚 张郁 高飞 张秋华 《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中国数字广播电视的蓝图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示在大众面前,一场争夺之战顿时被引爆。
谁都明白,数字电视将是下一个开启的窗口,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信息服务提供商、数字电视终端制造商等环节各方在同一时间涌入竞争赛场,观点的争论、利益争夺已提前预演。 数字电视标准之争未果 各方争夺日趋火热,然而,令各方翘首期盼的数字电视标准却姗姗来迟,数字电视的三大主要标准:卫星、有线和地面传输标准,只有卫星标准已确定采用欧洲DVB-S标准,而另外两个标准却一推再推,至今未定。 这一事实无疑令产业各方心急火燎。当前中国电视面临的现实是,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已有3.5亿户,是我国居民收看电视的主要方式,无线电视作为覆盖更多人口的选择,也已暂时采用欧洲DVB-T标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广。而卫星电视受到国家129号禁令的限制,居民不能私自接收,因而对产业影响最小。 那么,中国为什么一再推迟有线和地面传输标准的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曾担任数字电视标准制定主要负责人章之俭先生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几套质量很高的传输标准,最困难的在于如何抉择。 据章之俭先生介绍,我国于2002年已开始了DVB-C标准的试播实验,经过测试,浙江大学开发的ADTB-C标准性能与DVB-C标准接近,几乎可以确定,浙江大学的ADTB-C标准将成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标准。不过,国家广电总局要求浙江大学的ADTB-C标准必须兼容不同制式,目前进一步的开发工作还在进行,预计今年年内,浙江大学的ADTB-C标准将可上升为国家标准。 至于地面传输标准,主要用于数字电视的移动接收。从2000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独资科技大学、广播电视总局科学研究院、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共5家教育科研单位开始了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研发。2002年,经过测试,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标准通过测试。2003年,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工程院再次测试,最终结果是,上海交通大学的ADTB-T标准、清华大学的DMB-T标准、广播电视总局科学研究院的CDTB-T标准入围。 章之俭认为,目前的3个标准难分伯仲。不过,鉴于产业发展的需要,2004年年底,其中一个标准将最终被选定,并将在2005年完成部分城市的测试和推广。 不论最终胜出者是谁,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数字电视将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广电行业面临最彻底的冲击 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传播学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影响媒体的生存状态。2004年2月19日,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广电总局七届一次会议暨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议的报告中阐述了广播电视领域面临数字浪潮的思考,以及对数字化冲击的忧虑。 他认为,广播电视正面临自诞生以来的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它将影响广播影视全系统、全行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整个社会。他表示:“数字技术的应用给广播影视带来的不仅仅是量的变化和外延的扩大,更是质的提高和方式的改变……广播影视节目、设备、流程、系统、标准都要做相应调整,生产、服务、盈利、管理方式都要做相应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运行机制、政策法规都要与之相适应。” 为此,广播电视总局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同时采取几项措施以应对数字化浪潮。张海涛在报告中提出,我国广播影视业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其中电视台、电台应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实现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字电影,并且在全国建立卫星广播电视监测网、全国无线广播监测网、有线电视监测网,实现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与监管平台的连接。 张海涛在报告中提出,只有数字电视用户形成规模,数字电视业务才能快速发展,新的消费市场、新的运营模式才能形成。因此,2003年年底,广播电视总局提出了数字电视“三步走”战略,即2003年开始大力发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在国家发射直播卫星之后开通卫星电视直播,同时播出地面数字电视;2008年,利用北京奥运会转播之机,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尽管2003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只有40万,尚不足预期的100万的一半,广电总局仍然制定了2005年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000万的目标。 《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社长、2004北京国际电视周总策划人曾会明认为,广电行业将面临数字化浪潮对经营方式,尤其是原有的“四级办”体制的巨大冲击。“四级办”即按照中央、省、市、县四级行政地域划分,各级开办自己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广电行业面临产业化任务的时候,这种简单的行政划分可能被借鉴欧美经验的“分层发展”所取代。也就是说,未来的电视台将被划分为免费的基本层、扩展基本层和收费的付费电视层、点播层,那时,各地电视台将面临调整。 尽管信息产业部对数字电视是否应该是付费电视提出质疑,章之俭和曾会明都表示,付费数字电视与免费公共频道可以共存。目前,广电总局已经批准了38套数字电视频道,全部是付费频道。(接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