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性能和容量!近期超值硬盘一网打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0:01 太平洋电脑网 | |||||||||||||||||||||||||||||||||||||||||||||||||||||||||||||||||||||||||||||||||||||||||||||
作者:小板凳 随着时代推移和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买到更快更大和更加便宜的硬盘。 性能、价格和容量已经成为决定硬盘购买的三大关键要素,这三大要素在你心目中的排列又是如何? 1G=1024M=1024x1024K,可以装下1.5部高清晰DVDrip、200首MP3、上千张高分辨率清晰照片。大容量硬盘一路看跌,不断刷新着“单价”记录,现在我们甚至只要不到3元的价格就能够买上1G的磁盘空间。根据市场不同容量产品及其价格,我们统计出一份“每G价格表”:
11月最新的“每G价格表”
单凭直观的数字信息,我们能够简单地分辨出那一款容量的硬盘最超值。250G、300G和320G这三款大容量型号是每G单价最便宜的产品,相对来说也就是它们的性价比最好,而低容量80G和120G是每G单价最高的两款型号。
单单分析价格或容量也许说服力不够,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网友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以上是太平洋电脑网于8月份进行的一份网友调查结果,我们根据价格和容量列出80-250G的5份候选名单供网友选择,结果一目了然,160G和250G硬盘已经成为市场最热门的型号,在参予该调查的四千名网友当中,分别有4成首选250G容量、3成选160G容量,而选择160G、200G和250这些高容量的比率已经达到9成以上,可见大容量时代已经到来。
一、硬盘容量真的越大越好吗? 存储器厂商把硬盘容量越做越大,他们说越大越好。不过,会不会大过头了呢?有人认为,一味追求大会忽略其他问题,而且在一些市场尤其是企业市场,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 在IDEMA(国际磁盘驱动器设备和材料协会)的Diskcon年会上,希捷CTO Mark Kryder描述了如果以硬盘的发展速度进化,1956的Vintage汽车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这辆汽车可以挤进146800人,价格跌到15美元,最高速度100万英里每小时。”不过Dan Frost表示:“我喜欢我的汽车,而且信任它;我爱我的电脑,不过我从来,从来都不信任它。”这话耐人寻味。它说明了存储制造商和电脑系统以及用户的脱节。
二、硬盘容量跟性能的关系 硬盘制造商们对此不屑一顾。因为人人都想以同样价钱买一个更大容量的硬盘。在服务器方面,可靠性和容量也存在矛盾。如果容量是存储器的一切和终结,那么为什么还有人需要一只73GB的SCSI硬盘,而不是用一个750GB的SATA硬盘?因为在RAID 5阵列里,使用小容量硬盘,丢失数据的风险会减少。硬盘越大,一旦出现故障,重建的时间越长,丢失数据的风险随之增大。为了解决可靠性问题,存储器制造商推出了RAID 6取代RAID 5阵列。
(不同容量级别的桌面硬盘规格表) 不同容量的硬盘产品,因为受到盘片/磁头数量、各家特色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效能差别,但是进入实际应用的模拟环境中,其实容量对性能没有带来实际提升,提升的仅仅也只是容量而已,另外,采用了垂直记录技术之后,单碟盘片可以实现更大的存储容量,但是它的读写性能和传统的纵向记录方式并没有发现什么区别,不过从采用了该技术的希捷750G硬盘的测试数据来看,垂直记录对于文件突发传输、大文件读写方面可能稍有优势。
三、串行ATA 3Gb/s和全速命令队列(NCQ) SATA 3Gb/s是新一代存储技术,可提供更高的磁盘带宽,突破了旧的Ultra ATA和SATA 1.50Gb/s技术日益显著的局限性。SATA 3Gb/s的速度是当前的SATA技术的两倍,可以更加高效地使用总线,更快速地备份和检索数据,在发生信号丢失/故障时更快实现恢复(异步信号恢复)。此外,它还提高了系统的总体响应速度。NVIDIA最新的nForce500平台最多支持6个本地SATA 3Gb/s器件(包括磁盘和光存储等等)。 与计算机的纯粹电子元件不同,硬盘中还存在机械因素,会受到物理法则的制约。这种特性限制了硬盘访问媒体和检索数据的速度。机械限制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内部工作流程的效率却可通过智能化管理工作流程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工作流程可通过串行ATA技术中的一种命令协议-全速命令排队(NCQ)进行管理,该功能可使驱动器里同时有多个未完成命令(如图6所示)。 工作流程管理的最好例子就是电梯运送乘客。设想四个人进入电梯,相继按下下列楼层:4、2、6和3层。在非NCQ系统中,电梯首先停在4层(在2层和3层不停),然后下降到2层,再上升到6层(再次在3层不停),最后下降并停在3层。这显然不是运送乘客的有效方式。而在NCQ系统中,电梯则按照2、3、4、6层的顺序运行。 对于硬盘而言,NCQ可帮助克服硬盘的机械限制,同时通过允许硬盘在内部优化命令顺序,提高随意性工作负荷的存储性能。NVIDIA nForce500 MCP产品全部具备本机命令排队特性。
四、平民级别提升性能!RAID 0逐渐流行: 磁盘分段亦称为RAID 0,这种多磁盘方案能够缩短多种应用的磁盘读写时间,提升系统整体存储性能。数据在一个阵列中的多个磁盘之间进行“分割”,这样,多个磁盘的数据读写操作就能够并行进行,从而缩短磁盘操作的整体存取时间。
不过坦白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RAID0已经很爽, RAID1浪费了一半的空间不太符合性价比的原则,而RAID5和RAID0+1则需要四颗硬盘才会比较爽。目前芯片组南桥支持也是关键,支持RAID5和RAID0+1的磁盘控制器目目前有NF4、MCP55、VT8251和ICH7R等等,都属于相对高端的东西;反观两个硬盘RAID0就简单得多,大行其道的C51G就能够很好的支持。此外硬盘制造商不断地推出大容量型号,也导致中小容量硬盘型号的价格下降,RAID 0阵列也越来越平民化,两个160G SATA2型号组成总容量300G的RAID 0阵列,总的成本不会超过1000元。 RAID阵列较为微弱的提升了系统的办公性能;如果只是作为日常办公使用的话,RAID0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游戏对CPU、内存资源要求较高,游戏中很少出现长时间的磁盘实时读写测试,所以磁盘性能对图形游戏性能不构成很大影响,不过无可否认,磁盘速度提升后必然大大加速了游戏加载效率。那么哪些实际应用又或者是理论测试能够直观看到RAID 0带来的速度快感?
通过PCmark05丰富而使用的子项测试,我们终于清楚认识到RAID0阵列的提升,也扫清了一些盲区。RAID0阵列在简单环境(读写较为单一,例如不同分区Copy文件)可以获得大幅提升;在一些复杂而符合的环境(更加接近现实使用环境),RAID0阵列大概有25%的性能提升,这也是不错的成绩。 不同幅度的性能提升也可以反映出在各种各样的使用环境和磁盘具体操作的复杂性,因而用户也可以根据每个细项测试的描述去分析自己日常的磁盘操作,从而制订出适合自身的优化磁盘策略。
五、具体型号推荐 1.西部数据 WD1200JS(零售价格399元) 西部数据 WD1200JS单碟容量为80G,平均寻道时间为8.9ms,最大内部传输速率748Mb/s,为3.0Gb/s规格SATA接口,不具备NCQ功能。产品标签上有产品的详细说明,西部数据 WD1200JS属于西部数据WD Caviar 鱼子酱 SE系列,该系列具有运行温度低,工作安静,性能优越和高可靠性的特点,适用于桌面电脑、商业和消费电子存储。西部数据的WhisperDrive技术把噪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人类的耳朵几乎听不到。为了清除寻道噪音,SoftSeek技术革新了读/写检索算法,从而使操作更有效率。西部数据的风格,芯片内置,PCB板显得相当简洁,硬盘可采用老硬盘的4 Pin电源接口或标准的串口硬盘电源接口
2.希捷7200.9 160G SATA(零售价格470元) Barracuda 7200.9交付业界最高的单碟160GB容量的数据密度,也是首款遵循Serial ATA 2.5规范的希捷酷鱼第九代7200RPM桌面型硬盘。 Barracuda 7200.9采用了彻头彻尾的SATA设计,Seagate没有提供两种电源接口的习惯,这款ST3500641AS也没有提供明显的SATA 1.5Gb/s和SATA 3Gb/s之间的模式转换的跳线,也没有软件实现,如后面所述,它带来了一些麻烦。
Barracuda 7200.9 160G也采用了SoC(System on Chip)单一控制芯片设计,希捷共有两个供货商,一个是Agere(杰尔),另外一个是ST(意法半导体),本次测试的ST3500641AS采用的是Agere公司的产品。由于采用了SoC设计,在主控制芯片中就已经集成了8MB的SDRAM(会根据不同的型号限定不同的容量),不再有外接的SDRAM缓冲区内存芯片,因此Barracude 7200.9的电路板非常简洁,只有主控制芯片和马达控制芯片。希捷表示,两个供货商的主控制芯片产品完全一样,都是希捷设计委托他们生产。希捷7200.9 160G STA超薄的设计也是我们选择的理由。
3.日立T7K250 250G(零售价格630元) 日立环球存储(Hitachi GST)也在4月发布了两款新的3.5英寸硬盘——Deskstar T7K500和Deskstar 7K160。这两款7200RPM硬盘容量分别为500GB和160GB,支持3Gb/s SATA接口,与前一代产品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160GB以上的单碟容量。 由于采用了160G的单碟容量, T7K500和7K180的性能会继续提升,而500G容量的可靠性也会增强不少。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7K160会更有现实意义,目前7K80最大只能提供80G的容量,而符合3GB/S和NCQ的T7K250系列也是采用较小存储密度的盘片,7K160会是市场的主力,加上日立环球存储在寻道方面的优势, 7K160是十分令人期待。不过目前7K160还是没有出现在我们面前,市面上性能最好的日立硬盘仍然是T7K250的250G型号。 T7K250是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日立环球储存科技公司)在今年的1月份发布的三个面向桌面型平台的Deskstar 3.5英寸硬盘系列的其中一个。其它两个系列为7K80、7K500,三个系列的新型硬盘的特点就是支持Serial ATA Generation-2 Signaling Rate,也就是SATA 3Gb/s或者SATA 300MB/s。作为日立上一代产品的继承者,T7K250系列比起先前的7K250系列接口带宽要高出一倍。 T7K250除了支持SATA 3Gb/s这个最大改进之外,还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功能。此外T7K250还具备的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多个T7K250硬盘并存的情况下按顺序启动硬盘而不是同时启动所有硬盘,从而降低硬盘启动时对电源系统的伤害。最后,Deskstar T7K250还配备旋转震动保护技术(RVS,Rotational Vibration Safeguard),在多个硬盘同时工作的高振动环境下,仍能维持卓越的性能。
4.西部数据WD2500KS(零售价格599元) WD2500KS属于WD Caviar (鱼子酱) SE16系列,WD Caviar SE16是西部数据公司于2005年6月初向全球客户交付的SATA 3Gb/s硬盘,WD2500KS采用了原生单芯片SATA方案,硬盘转速为7200RPM,具备16MB大容量缓存,是当前主流桌面级硬盘缓存容量的最高值。 提供良好的兼容性,WD2500KS采用了双电源接口设计,同时提供了一个SATA电源口和一个普通大4Pin D型电源接口(尽管毫无必要而且不推荐那样做——这两个电源接口还是可以同时使用的),电源适应性方面毫无问题 WD2500KS并不支持NCQ功能,对此WD的解释是,“绝大多数的家庭用户并不能从NCQ技术获得切实的利益”,“NCQ几乎没有为桌面应用、游戏娱乐或我们在台式机上实现的功用提供任何的帮助”,WD认为,相对于NCQ功能来说,300MB/s的速率更为重要。WD2500KS应用了技术上领先的声学技术。通过使用WhisperDrive™ 和SoftSeek™ 技术,WD 将其硬盘的噪音降到了最低水平,事实上,在家里和公司环境中,这种水平的噪音是人耳觉察不到的。
5.三星SP2504C(零售价格630元) 250G容量的三星SP2504C最近零售价格已经火速降落到630元附近,持续传输速率、文件服务器性能和温度控制方面比较出色,也是2005年最快的7200转硬盘,持续传输速率早已经突破60M/S。 SP2504C属于三星的SpinPoint P120系列,是三星的新一代SATA 3Gb/s硬盘,采用了Marvell的88i6525芯片系统SoC(System on Chip)。据悉,三星SATA 3Gb/s硬盘是业界第一款除支持NCQ技术外,还支持3.0Gbps I/O数据传输的产品。Marvell 88i6525 SOC芯片大小仅为14mm x 14mm,采用了业界最小的128针脚TQFP封装方式,128的针脚数也为同类产品最少。Marvell 88i6525的数据读入通道最大带宽达1.25GB/s,这也是业界目前最好的标准了。 SP2504C容量为250GB,转速为7200RPM,缓存为8M,单碟容量为125GB,标称平均寻道时间为8.9ms,SP2504C支持NCQ功能。SP2504C采用了比较彻底的SATA设计,没有提供古老的大4Pin D型电源接口。SP2504C也提供了设置硬盘为150MB/s速率的跳线,不过它兼容性很好,在一些控制器上(如上面的那块P5GD2 Premium)上不用设置跳线也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工作。 以下是摘选于2005年SATA硬盘年度评测的结论:“总体表现而言,三星SP2504C表现不错,在偏重于理论的PCmark05、Sissoftsandra和HDtech中表现突出。IO性能是服务器硬盘测试的重头戏,桌面硬盘使用IOMeter来测试IO性能也是有意义的,我们采用的四个测试策略涵盖不同大小的输入输出请求和读/写分布,以模仿实际应用中的行为,三星SP2504C提供了更快的输出速度并在File Server测试表现最佳。
6.希捷Barracuda7200.10 320G(零售价格800元) 垂直记录技术可以说近日的热点,希捷继Momentus 5400.3系列以后,在日前宣布推出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SCSI旗舰产品Cheetah 15K.5。看来笔记本硬盘和企业级15K转硬盘对垂直记录技术都分都非常垂青。直到Barracuda7200.10 750G在4月底来到面前,我们才恍然大悟,垂直记录技术已经应用在桌面硬盘市场。希捷的7200.10系列320G可谓是目前性能最为强劲的SATA 2硬盘。得益于垂直记录技术和160G的单碟容量,Barracuda7200.10 320G的持续读取速度达到65MB/S的水准,足足比前代快上8MB/S以上。 由希捷的全国总代之一的伟仕代理的320G Barracuda7200.10硬盘,从外观上看与7200.9的产品没有太大区别。该硬盘支持全速命令队列(NCQ);支持SATA 3Gb/s接口;交错式旋转等功能。
在新一代的Barracuda 7200.10系列中,希捷采用了SoC System on Chip单一控制芯片设计的方案。针对这款Barracuda 7200.10 750G的产品来说,在磁盘电路上的主控制芯片中就已经集成了16Mbytes SDRAM的磁盘缓存,不再设计有焊接缓存芯片的位置,因此在产品的电路板上十分简洁,只有主控制芯片和马达控制芯片。 在SATA数据接口的左侧我们可以留意到有一个4pin的跳线接口,该接口用于选择硬盘的传输模式,在默认的情况下是采用SATA模式,通过物理跳线实现1.5Gbits/s的工作模式,兼容比较老式的芯片组,用户要开启硬盘的3GB/S模式,务必要对硬盘进行跳线设置。
在磁盘控制芯片方面希捷共有两个供货商,分别为agere杰尔以及ST意法半导 体,这款产品采用的是agere生产的芯片。由于采用了SoC的设计方案,希捷方面表示两个供货商的主控制芯片产品的性能会是完全一致的,芯片设计都是由希捷完成而委托这两家封装厂商负责生产的。
7.WD Raptor猛禽360GD(零售价格699元) 首先我们从旗舰的Raptor系列说起,WD Raptor 猛禽是一种独特的硬盘,完全为速度而构建,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可媲美SCSI,并提供了简便的连接,而费用却比并行SCSI 硬盘低廉 。WD Raptor猛禽系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数据存储的成本。同时西部数据的Raptor猛禽系列也是专门针对高端个人用户,让个人用户不用花费高昂的SCSI阵列卡的费用,而享受到10000转硬盘的速度快感。 随着WD1500系列的发布,WD740GD和WD360GD退下旗舰的位置。不过10000转的转速、8M Cache和NCQ的支持,这些规格都能够让WD740GD仍然拥有极高的性能。由于随着硬盘电机转速的增加,Raptor系列的单盘容量也很难迅速,36G的单碟容量显然不能跟普通SATA硬盘动不动就100G以上的单碟容量,(希捷的7200.9系列为业界首款提供单碟160G型号的系列)。 WD1500最大改进乃是同时支持Serial ATA-300 接口和NCQ功能,同时采用4盘片将硬盘容量提升到150G的水准。 WD740GD和WD360GD仍然十分容易辨认,由外形独特,并且硬盘盘身有明显的Rapor标记;同时盘身两侧拥有帮助散热的锯齿装黑色金属散热边缘。需要值的反而是WD360GD型号,WD360GD为西部数据第一代猛禽,在WD1500系列发布之前还一直保持着SATA硬盘最快寻道时间的记录。 由于WD360GD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因而二手市场上也存在不少WD360GD,希望大家购买的时候注意Firmware的版本好,不同Firmware版本读取速度甚至差别10MB/s,一般推荐购买FLA1以后版本。根据小道消息FLA2版本以后的WD360GD已经采用WD740GD的电路版,已经提供了NCQ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