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硬件 > 正文

追求极限永无止境 点评史上CPU十大超频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14:47 太平洋电脑网
  超频是眼下计算机硬件发烧友谈论最多的话题,通过简单的设置,低频率的CPU可以稳定运行在更高频率。毫无疑问,超频也是提高产品性价比的一条捷径。有经验的超频玩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与其在后续散热措施中绞尽脑汁,不如在产品选购时未雨绸缪,这才是提高超频成功率的正确方法。我们此次为大家总结了史上十大CPU超频王,让那些没有经历过疯狂年代的读者也能回味一下当年的快感。

  事实上,正是主板和芯片组的鼎立支持才让我们有了与超频亲密接触的机会。在我们的此次评选中,并不考虑一些极个别的特殊情况,而
是要求入选产品具有普遍较高的超频成功率。与此同时,入选产品在当时还应当是公认的性价比之王,这才真正符合超频的原则:以小博大,追求最出色的性价比!

  制作工艺带来源动力:CPU超频的基石

  我们通常所说的CPU纳米制作工艺并非是加工生产线,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工艺尺寸,代表在一块硅晶圆片上集成所数以万计的晶体管之间的连线宽度。按技术述语来说,也就是指芯片上最基本功能单元门电路和门电路间连线的宽度。以65纳米制造工艺为例,此时门电路间的连线宽度为65nm。我们知道,1微米相当于1/60头发丝大小,经过计算我们可以算出,0.065微米(65nm)相当于1/920头发丝大小。可别小看这1/920头发丝大小,这微小的连线宽度决定了CPU的实际性能,CPU生产厂商为此不遗余力地减小晶体管间的连线宽度,以提高在单位面积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量。采用65纳米制造工艺之后,与90纳米工艺相比,绝对不是简单地令连线宽度减少了35纳米,而是芯片制造工艺上的一个质的飞跃。

追求极限永无止境点评史上CPU十大超频王
历代处理器的制作工艺提升之路

  如今最新的65纳米制作工艺可以在不增加芯片体积的前提下,在相同体积内多集成将近一倍的晶体管,使芯片的功能得到扩展。目前Pentium4(Prescott核心)处理器其内部的晶体管信位宽度为50纳米,而使用65纳米技术后,处理器内部的晶体管信位宽度将缩减至44纳米。毫无疑问,信位宽度越小,晶体管的极限工作能力就越大,这也意味着更加出色的性能。

追求极限永无止境点评史上CPU十大超频王
当前最先进的65纳米制作工艺

  事实上,这一发展模式一直延续着,下表是历代微处理器与制作工艺发展之间的关系:

微处理器 制作工艺 工作主频中位数 二级缓存
80486 0.5微米 50MHz
Pentium 0.35微米 133MHz 无(主板外置)
PentiumII 0.25微米 333MHz 512KB(芯片外置)
PentiumIII 0.18微米 750MHz 256KB
Pentium4(Northwood) 0.13微米 2.6GHz 512KB
Pentium4(Prescott) 90纳米 3.0GHz 1~2MB
Pentium4(Presler) 65纳米 预测4.8GHz 2~4MB

追求极限永无止境点评史上CPU十大超频王
90纳米技术开始引进的变形硅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硬件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