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极限无止境 点评史上CPU十大超频王(7)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14:47 太平洋电脑网 | |
移动版Celeron4-M 1.4G
与台式机处理器相比,移动处理器往往具有更大的超频空间,这与其制作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移动处理器总是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制作工艺。以K7雷鸟时代为例,当时0.18微米还是主流,但是绝大部分同时代的移动处理器已经使用上先进的0.13微米工艺。制作工艺的提升意味着核心发热量将大大减小,在产品内部设计不变时,这一改进将使其最高稳定运行频率突飞猛进,从而直接为超频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一款处理器而言,决定发热量的不仅仅是制作工艺,内部晶元的切割也相当重要。众所周知,大家在选购“超频王”时总是认准某一编号,而这往往就是位于晶元中央的产品。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移动处理器都是Intel或者AMD工厂严格挑选的产品,晶元中央的选材更有利于提高运行频率。此外,低核心电压、温控电路等也会使移动处理器进一步降低工作稳定,这些都为我们后续的超频打下坚实基础。 按理说移动处理器应该很难出现在主流市场中,但是由于如今供货商的渠道越来越广,加之不少中小厂商因为临时更变产品研发策略,直接导致很多移动处理器流入主流市场。在2003年时,Intel的Pentium4-M以及Celeron4-M被认为是高发热量的失败之作,然而当时频率只有1.4GHz的Celeron4-M运用于台式机时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它可以轻松地将频率提高一倍!更为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的Celeron4-M都具备256KB二级缓存,也就是说性能要远远高于同频率的桌面版Celeron4,与Pentium4十分接近。此外,一旦大幅度提高外频,并实现800MHz前端总线,此时的性能相当出色,而且运行稳定,发热量并不大。唯一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Celeron4-M无一例外地被Intel锁上了倍频,这或多或少地限制了超频,看来Intel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即便是移动市场也不例外。 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一款超频功能出色的主板与DDR400内存将相当重要。然而这里要着重提醒大家,由于电源规范的因素,这种Celeron4-M无法使用于856PE以及875主板,在部分VIA以及SiS芯片组的主板上也会出现一些兼容性问题,因此I845P是当时大家唯一的选择!推荐GIGA、ABIT、ASUS、MSI、EPOX等知名品牌,并且要求主板能够在提供200MHz以上外频的同时,允许锁定PCI/AGP频率。当然,部分I845E主板也可以选择,只是超频幅度会收到一些影响。
除了1.4GHz版本的Celeron4-M,2.2GHz的频率也时常能够看到。由于倍频死锁的缘故,此时只能超频至133MHz外频,不过主频也达到了2.93GHz,能够令人满意。在相同主频下,Celeron4-M 2.2GHz的超频效果或许不如低频率版本,毕竟此时前端总线只有可怜的533MHz。但是不要忘记,用户可以为此选配价格更低的845E甚至845D主板,而且内存也只需要DDR333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