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科学家对虚拟现实中的人类行为研究褒贬不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19:48 科学时报
作者:任霄鹏 来源:科学时报 领导这项研究的Mel Slater教授同时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加泰罗尼亚语工艺大学和英国伦敦学院大学任职,他和同事对声名狼藉的“权力服从实验”进行了虚拟的“翻版”。 “权力服从实验”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于上世纪60年代进行的。志愿参加实验的人被告知:作为对一项测试答案错误的惩罚,他们要对接受测试的另一个人进行电击。实际上,另一个人并没有真正受到电击,只是参加实验的人被欺骗,认为他们是因痛苦和反抗而发出呼喊。尽管有这样的反馈,当时一些参与者依然以致命的电击惩罚他人。 Slater的实验与此类似,只不过这次是让参加实验的人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假的妇女模型。米尔格兰姆的实验由于一些道德上的抗议而被禁止重复,而Slater的实验并不与此抵触,因为参加实验的人都知道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假人。因此,与米尔格兰姆的“实验品”不同,参加此次实验的人知道没有人会真正受到伤害。 在Slater实验的过程中,一半实验者可以看到妇女,而另一半不能,仅通过文本与她交流。所有人都被告知:如果“她”对测试问题作出了错误回答,那就需要对“她”进行不断增加电压强度的电击。“妇女”会对实验者表现出抗议和痛苦,同时随着电压的加大请求测试停止。结果,看不到“妇女”的那组受试者像在米尔格兰姆实验中的许多人一样,将电压加到最大进行电击。而那些能够看到“她”的人更倾向于在达到电压极限前停止测试。 大约一半能够看到妇女的实验者随后表示,他们考虑过从实验中退出,一些人也确实这样做了。Slater说,“当然,从意识上来说,每个人都知道没有发生什么, 但是人们感知系统的有些部分会将它当真,大脑的一些部分弄不清虚拟现实。” 与逐渐适应这个假人并停止感情投入相反的是,许多实验者随着实验的进行越来越焦虑。他们一些压力的测量数值——比如心率和手汗有所增加。由于这些测量值几乎不可能是假装出来的,这也使Slater断定:实际上实验者感受到了不安,而不是他们想的实验者会表现出的那样。 该实验的真实性可以为科学家检验关于极端社会条件下的理论提供新方法,同时,这也使得科学家能够“重复”那些臭名昭著的研究,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当时扮演警卫角色的学生对假扮的囚犯滥用刑罚,造成了惨痛的结果。 “他们再次以一种好的方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从事虚拟环境交互研究的Jeremy Bailenson对此表示,“Slater的研究所展示的是:如果你能使自己的虚拟现实足够好,你就能够回去问完所有的问题。”Slater自己希望能够通过虚拟环境来研究为什么人们会站在一旁看着暴力举动却不进行干涉——也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效应”。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即使是在虚拟世界里,仍需要考虑伦理道德问题。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的William Dutton表示,研究者需要考虑参与实验者如何起反应。“人们可能仍被他们做过的这些事情所影响——这同样是虚拟环境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Slater却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说,“人们可以很好地在他们愿意的任何时候停止这些想法,他们对自己说,‘我会持续如此是因为我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在这个实验里,虚拟现实之所以表现很好的原因是你使无意识的身体产生焦虑反应,诸如此类,但距离仍然存在——这并不是真实的。”
【发表评论】
|
精彩专题频道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