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盘点: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马不停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18:11 科学时报

  本报记者 徐雁龙

  2006年,对全民科学素质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1月9日~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向全国人民发出15年内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赋予了2006这个年份“中国创新元年”的鲜
明印记。这届大会同时颁发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7项科普著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科普著作首次与国家科技奖结缘——消息甫一传出,即有评论家认为二者“结缘”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激励机制上的空白,具有历史破冰意义。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在一派洋洋喜气中“启程”。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文件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于2月9日颁布实施。该文件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各项任务落实到科技工作的各个环节,我国随后确定了包括“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在内的9大政策和措施,为“创新型国家”保驾护航。

  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普及意味着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这个根基打得越是扎实,就越是能够产生科学巨人,越是能够产生伟大的创新成果。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如水,创新如船,水涨才能船高。如我们所知,美国、日本、欧盟国家等科技强国正是建立在高水平的全民科学素质上的。然而,据中国科普研究所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98%,只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的1/10,现状并不容乐观。3月20日,反复酝酿、讨论、完善的“2049计划”,最终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面貌”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被确定为提高科学素质的重点人群,以提高这四类人群的科学素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据有关专家介绍,这四大重点人群的确立是根据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情况总结出来的,它涵盖了全国公民的大多数。年初,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被全部免除;11月,中组部、人事部作出国家公务员考试将增加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决策……在政府推动下,针对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逐步落实。

  全民参与至关重要。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对此作出阐释:“一方面,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受益者,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广大公民实现自身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的积极性,参与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之中,提高科学素质才能收到实效。”

  从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亿万中国百姓共赴一场“盛宴”,品味独特的科学之美,这就是“全国科技活动周”。2006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开幕选址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开放广场即与往年不同,随即开展的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中华大地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

  “大科普”是2006中国科协年会的定位内涵之一。一年一度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一向是我国科技界的学术盛会。成功举办7届之后,9月1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已经不见了“学术”的字样。这意味着,年会已经完成了由“高层次、开放性、跨学科”的学术年会向“大科普、综合交叉性、为举办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年会的转变——年会服务对象从往年的专家学者转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科技界的盛会已成为全社会的科技盛会。

  当刘东生院士出现在2006中国科协年会“科学探险考察与原始创新”单元分会场的时候,全场的目光全都转移到他的身上,这位年近九旬但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的从容气度令与会者的掌声整齐地响起来。“我这些年已经没有在一线工作了,做了点儿科普的事儿,现在不是也有一个科普的任务嘛,我有责任做一些工作。”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刘东生院士依然在奉献。

  这一年,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一群令人钦敬的科学家不辞辛苦,又为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和公务员奉献了几百场高质量的报告。“一只小蚂蚁在苹果上爬来爬去,无从下口。一只手为它掀开一点苹果皮儿,于是小蚂蚁尝到了苹果的甜头,就钻了进去。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好比科学知识的宝库。科普就像掀开一点苹果皮儿,为‘小蚂蚁’们打开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演讲团以这样的神圣责任感奉献不止。

  这一年,国家图书馆在“4·23世界图书日”,发出“图书馆:公众的权益和选择”的倡议,用真诚的服务呼唤公众“走进图书馆,亲近阅读,亲近图书”;这一年年底,国家图书馆又启动“全民读书月”,推出了多道文化大餐以飨读者。国家图书馆以扎实的工作奉献全民科学素质的建设。

  这一年,全国各地相继启动“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弘扬和谐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将社会科学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奉献给亿万中国百姓,易中天、纪连海、于丹……让社会科学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一年,国家行政学院发布《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探究了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升之路。

  这一年,科技新闻界举行了主题为“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的学术会议,围绕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进行探讨。

  “科学技术不是象牙塔,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与数字,科学技术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植根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一项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工程。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才刚刚开始,将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2006年的逝去,甚至不会为这项工程画一个休止符;2007年,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马不停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