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亚特兰蒂斯号终于上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0日 16:51 北京晚报 | ||
脱落物击中机腹有惊无险 宇航员“连轴转”要大干11天 在发射屡经推迟后,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搭载6名机组人员9日成功升空,这标志着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陷于停顿的国际空间站建设终于重新启动。 美国宇航局的电视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9日11时15分(北京时间9日23时15分),矗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上的“亚特兰蒂斯”号腾空而起,发出雷鸣般的巨响,甩出巨大的烟柱和橘红色的烈焰。美国宇航局官员在发射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发射“非常成功”。 一波三折 从最初确定的发射日期8月27日开始到9月9日最终发射,整整两个星期内,“亚特兰蒂斯”号经历了各种考验:经受雷电袭击,发射台上接受热带风暴洗礼,突发故障紧急维修,“每一关都不简单”。 肩负特殊使命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发现”号进行了两次试验性飞行,虽然也为空间站送去了一些人员和物资,并进行了重要的维修,但主要目的还是测试改进后的 航天飞机安全性能。而“亚特兰蒂斯”号的这次飞行才真正开始恢复正规的空间站建设,“这是这次飞行的重要意义所在”,它将为未来几年空间站的建设打下基础。一块脱落材料击中机腹 负责发射的主管官员麦克·莱因巴克报告说,目前分析显示,发射升空过程非常顺利。仅在发射后约4分钟时发现有两块泡沫绝缘材料脱落,其中一块击中了航天飞机机身腹部,不过地面控制人员向机组人员通报说,“目前看来,脱落的材料并没有对机身造成任何损伤”。 先睡8个小时再干活 美国东部时间9日17时15分(北京时间10日5时15分),机组6名宇航员进入第一次睡眠时间。他们将在次日凌晨1时15分(北京时间10日13时15分)醒来,开始忙碌的工作,重点进行航天飞机隔热系统的飞行中检查,并为11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做准备。 解读 11天任务满满当当 这次代号为“STS-115”的任务是“亚特兰蒂斯”号的第27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16次飞行。整个飞行共计11天,每一天的任务都“满满当当”。机长布伦特·杰特飞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是一次繁忙的飞行,我们还从来没试过十几天连续作业,完成这么多项任务。” 开场白严格安检 首先,宇航员必须严格按照前两次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飞行时的标准执行各项安检程序,包括升空后的机身检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前的翻转拍照、对接后的在轨隔热系统排查等。 重头戏让空间站发电力翻番 随后的“重头戏”是国际空间站建设任务。“亚特兰蒂斯”号这次为空间站送去了代号为P3和P4的构件及第二套太阳能电池板,这将使空间站的太阳能发电能力翻番。不过安装这些设备却极其耗时,机组人员为此安排了3次太空行走。 人物 机长布伦特 47岁玩转各种飞机的太空老手 布伦特是飞行专业硕士,是执行过3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的“太空老手”,累计太空飞行里程超过1900万公里,在太空中飞行总时间近700小时。布伦特在加入美国宇航局成为一名宇航员之前是美国海军飞行员,驾驶过30多种机型,飞行时间超过4800小时,并且在 航空母舰上完成过450次降落。惟一女性海德马里43岁 从海底蹿上天的任务专家 海德马里是麻省理工的机械工程硕士。她毕业后加入海军成为一名海军军官,主要从事潜水、海底打捞以及研究工作。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和评估,海德马里成为一名合格的任务专家。此次将是她的首次太空之旅。 宇航员克里斯托弗45岁 没赶上太空过生日 克里斯托弗是航空工程专业硕士。由于“亚特兰蒂斯”号几次推迟发射,出生于9月1日的 克里斯托弗没能在太空度过自己的生日。此次太空飞行也是克里斯托弗的首次太空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