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谈庞加莱猜想: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科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3:43 新浪科技 | ||
杨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本报记者 易蓉蓉 “庞加莱猜想一直是许多杰出数学家试图攻克的重要几何问题。在众多数学家工作的基础上,两位中国数学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最后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6月3日,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基础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就《庞加莱猜想暨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的应用》论文的发表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采访。 庞加莱是20世纪初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提出的庞加莱猜想与费尔马大定理、黎曼假设同被列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猜想之一,今年正好是该猜想提出的101周年。很多有才华的数学家试图证明庞加莱猜想,但是都没有成功。 “最后证明庞加莱猜想的朱熹平和曹怀东都是中国数学家,我为之感到非常高兴。曹怀东1981年从清华毕业到普林斯顿大学师从丘成桐先生,从事Ricci流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为后来证明庞加莱猜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虽然曹怀东出去20多年了,但他一直拿中国护照,经常回来授课、讨论交流。朱熹平更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数学家。”杨乐描述了两位年轻数学家留给自己的印象。“1997年之后,他们两人有很多交流,或者到晨兴数学中心、广州,或者到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他们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才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论文,才完成了庞加莱猜想的最后证明工作。” “300多页的数学论文,相当于小说里面的 长篇小说。可是写数学论文与写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写小说,只要思维流畅,一天就可以写几万字。但是数学证明就不一样,好多演算、逻辑、证明,很可能就卡在一个地方,有时候要通过这个关卡就要费好多心血。数学论文一般精炼成十多页,最多的是七八十页。而这篇论文长达300多页,所花费的工夫是可以想见的。而且很少有一个期刊只编发一篇文章,这也说明他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199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怀尔斯教授经过8年的孤军奋战,用130页长的篇幅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华老(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科学。中国的现代数学比欧美各国起步更晚,而且有效时间不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涌现了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大数学家。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耽误了发展。近几年政府对科学的投入多了,但科学界反而产生了浮躁的氛围,盲目追求论文数量,而不是攻克科学问题。” 杨乐说,朱熹平和曹怀东沉浸于数学研究,他们是出于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而不是追求名和利。“这值得国内学术界学习,而且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做研究。” (易蓉蓉)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