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弦之音”:当物理遇上音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21:08 新民晚报 | ||
![]() “超弦之音”演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如果没有小提琴,爱因斯坦便不再是爱因斯坦。”对于昨晚首次在申城奏响的“超弦之音——‘琴迷爱因斯坦’科学讲座和演奏会”而言,这句话无疑是最好的注释。当物理遇上音乐,撞出的“科普火花”,不是物理系科班出身的你也可以领会;但若你毫无艺术细胞或想象力,恐怕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小提琴“演绎”物理原理 英国牛津大学实验物理教授福斯特和英国青年小提琴家里拜克分立舞台两边,聚光灯在两人头上此起彼伏。当教授仔细解释爱因斯坦的理论时,小提琴家认真聆听;当小提琴家潜心演奏爱因斯坦心爱的巴赫奏鸣曲时,教授沉醉其中。大屏幕上,关于爱因斯坦生平的幻灯片不断闪过:他最爱小提琴,他最擅长莫扎特的奏鸣曲…… “量子物理好像将两架钢琴高速对撞,听撞击发出的音符,来了解钢琴的结构。”有了音乐的演绎,艰深的理论变得“平易近人”。教授忽而又把镜头对准里拜克的小提琴:“这是1785年 意大利瓜达尼尼名琴。近些看,会在嵌边上发现刮痕和凹痕;再近些看,会看到复杂的木材细胞结构。其中蕴涵的物理学原理是:要用适当的分辨率观察不同的事物。”中场休息时,华师大二附中高三学生施辰走到台前提问:“我也拉小提琴,请问泛音和振动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音乐和物理的结合,让女孩对爱因斯坦理论多了些了解。 爱因斯坦也是音乐家 “他经常从书房站起身,走到钢琴边,敲几个和弦,再回到书房。音乐帮助爱因斯坦思考他的理论,完成他著名的思想实验。”原来,爱因斯坦还是一位全心投入的音乐家,他不仅擅长小提琴,而且会演奏风琴和钢琴,经常在世界各地义务演出。 昨晚的主讲人、实验物理学家福斯特本人,也是音乐高手。当他和里拜克一起拨动琴弦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拉琴对我而言意味着放松,音乐和物理让我的大脑处于不同状态中。”福斯特教授告诉记者,世界上有很多他的同行都精通乐器,“艺术和科学,都需要灵感。” 本报记者 董纯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