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寻找彭加木专题 > 正文

寻找彭加木探险队今日西出玉门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 17:45 大连晚报

  所有队员全部报到集结,越野车检修完毕,粮草准备齐全,全体队员举行壮行仪式

  本报特派记者 李秀峰 甘肃敦煌电

  4月13日凌晨,因特大沙尘暴而被困在路中的探险车队,终于穿过了沙尘的阻拦,胜利抵达敦煌,随着他们的到来,探险队全体队员报到完毕。经过12日的休整,今日(13日),探
险队将正式出发,踏上西征之路。

  -禁止单独行动,禁止洗脸洗手

  4月12日夜,探险队总指挥吴仕广再次强调探险纪律,称进入罗布泊后,一切行动必须听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外出也必须多人进行,5人以下的小组也禁止随便活动。在宿营地时,所有的帐篷必须紧挨在一起,以防沙尘暴的袭击。

  吴仕广介绍,罗布泊地区内的风沙特别厉害,有时候突遇的大风沙瞬间就会将人掩埋,因此,活动必须以多人为主。“虽然有先进的仪器,但是如果被风沙掩埋,再寻找起来就相当地费事了。”对于用水问题也做出了特别强调,虽然此次越野卡车内准备了2吨的自来水及几十箱矿泉水,但是,水还是最珍贵的东西,任何人禁止浪费水源,禁止用水洗脸洗手。“这些水只能保障饮用以及做饭使用,如果水没有了,整支队伍遇到的困难就更大了。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多准备些如湿巾类的东西,尽量不要浪费储备水。”

  -不知东西南北,只知前后左右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13日凌晨才穿过百里风区赶到敦煌的越野车队。所有的越野车上都粘满了沙粒,就连车内都全是沙子,一些车的玻璃碎了,司机师傅们正在紧张地检修。据车队队长介绍,这次的9辆小型越野车及2辆越野卡车的造价都不菲,司机师傅也都是新疆地区的沙漠驾车高手,其中还包括一些参加过各种越野比赛的“高手”,野外驾龄都在5年以上。

  记者询问一位司机,在罗布泊内是否分得清东西南北,却得到了否定回答。“我根本不去分,我们通常都是以前后左右及经纬度来辨别行驶路线,在罗布泊内,分辨东南西北特别难。”在他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越野车内的地图上,都标有经纬度及各种符号,司机说这是线路图,但是记者根本看不懂。

  -携4部卫星电话,新疆并设基地

  昨日一天,总队长唐守业都没闲着。据了解,此次西征将配有两名

厨师负责做饭,“争取让队员们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菜。”最令唐守业担心的是通讯问题了,虽然每辆车上都配有GPS定位系统,全队还拥有4部海事卫星电话,但是,到过罗布泊内的人都知道,在罗布泊内,由于天与地之间无明显的标志,即使是用GPS定位,有时候也很难寻找到。

  “除了吴仕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党委书记傅春利也全程参与,应该说问题不是很大。”唐守业介绍,为确保整个探险队的安全,在新疆省库尔勒地区设立了紧急救援基地,探险队一旦遭遇困难,基地将会同有关部门在16个小时内,到达罗布泊任何一个地方,实施紧急援救。此外,探险队还配备了两台发电机及各种药材,并配有随队医生。

  -壮行玉门关,夜宿三垄沙

  今日上午10时左右,探险队将在敦煌的玉门关遗址前举行壮行仪式。之后,由中科院新疆分院及大连晚报、京九晚报、威海晚报联合发起的“环保罗布泊 寻找彭加木”活动正式开始,探险队将沿着沙漠,经汉

长城、魔鬼城雅丹,进入无人区,开始生命禁区的挑战,当晚将野外宿营在三垄沙附近。本次探险将路过黑山口、八一泉、甜水井、阿奇克谷地、库木库都克(彭加木失踪地)、库木塔格大峡谷、罗布泊湖、罗布泊湖心附近(余纯顺遇难地)、土垠、龙城雅丹及咸水泉等多处地点,此路线是迄今为止罗布泊内最惊险的一条路线,全程预计历时12天,其中每天都将进行徒步10公里的科考探险,4月24日穿出罗布泊。

  进入无人区后,记者随身携带的手机等通讯方式将失去作用,与外界联系只得依靠海事卫星通讯装置。记者将尽力及时为晚报读者来来报道,使大家一起经历惊心动魄的12天。

  科学探险日记(2)

  西出阳关

  李秀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终于来到王维笔下的“阳关(今敦煌市区西侧的阳关)”,不由得有了惆怅感觉。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洗刷,现在的阳关依然有着离别的韵味。它的一侧是喧嚣的都市,另一侧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戈壁的那头,就是传说中的罗布泊。

  现代人的眼里,阳关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陈迹,但在古代它不仅是一个地理的概念,还是文化和心理的座标。从地理上,古代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都被称作西域。那里是广阔的沙漠戈壁、高山草原、雪山绝地,生活着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谷浑等民族;从文化和心理上,古人留下的提及阳关的诗文一再向我们表明,当一路西行把阳关都抛到了身后时,行者去国怀乡的孤独落寞立刻就油然而生。 “出征后,还能活着回来吗?”在古代,每当有军队西征、在路过阳关时都会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是的,许多士兵也在西征过程中永远地留在了阳关西侧。历史已经久远,但还是不能抹去阳关的作用,只是过去人们出阳关充满了艰苦,而现在出阳关的,大多数都是去观光旅游。

  “阳关总是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所以我们这次没有选择这里做为出发地,我们的出发地是在玉门关。”队长唐守业的话多少让我沉重的心有些释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