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美国医学专家称含糖软饮料造成儿童肥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9:03 东方早报

  “每天1听含糖软饮料,1年长胖13斤”

  早报专稿 致癌化学物质“苯”超标的问题使得刚进入销售旺季的软饮料陷入一个黑色漩涡。3月6日,美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又显示,如果1个青少年平均每天喝1听含糖的软饮料,1年以后,他/她将比不喝含糖饮料的重6.4公斤。

  对百名青少年调查半年

  这份研究结果刊发在3月6日出版的医学期刊《儿科学》(Pedi-atrics)杂志上。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医学专家们对103名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其中一半受试者饮用的是低热量饮品,例如瓶装水和标有“无糖”或“减肥”的饮料,并在医师指导下避免摄入含糖饮料。而另一半的对照组受试者则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

  6个月后,饮用低热量饮品的那个组含糖饮料摄入量减少了82%,对照组的数据则无明显变化。而在其他参照因素:例如身体活动量和看电视时间等,两组均未出现任何变化。

  自动贩卖机成肥胖元凶

  研究人员发现,最初体重越重的孩子,试验造成的体重上的变化就越明显。最重的30个孩子中,那些饮用低热量饮料的BMI体重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的孩子则有轻微增加。

  领导此项研究的副组长卡拉·埃贝林说,两组孩子出现的体重变化的差异显示,如果以每天喝1听330毫升含糖饮料来计,每3~4周就会增重1磅(约合0.454公斤)。与此同时,美国医学专家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一个孩子平均每天喝一瓶(330毫升)含糖软饮料,体重超重几率将增加60%。即使这个孩子以前从不喝软饮料,后来开始每天喝1瓶,其患肥胖症的几率也并不比其他孩子低。埃贝林指出,上述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出售各种含糖软饮料的学校自动贩卖机也是造成儿童肥胖的“肇因”之一。

  此前已有众多健康专家预测,如果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不经历巨大变化的话,肥胖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儿童肥胖率也会在未来5年激增,人类的下一代越来越胖似乎成了大势所趋。近年来,碳酸饮料和果汁类饮料备受消费者青睐尤其引发健康专家们的担忧,因为此类饮品所含糖分要比儿童们所吃的其他各类食品都要多。

  全球肥胖儿童增势迅猛

  世界范围内的肥胖儿童数量正呈急剧上升趋势,并可能对包括公共卫生系统、经济等方面造成广泛影响。

  6日,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IOTF)在《国际儿童肥胖杂志》上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到2010年世界上肥胖儿童的人数将比现在多近1倍。其中欧境内将有38%的儿童体重超常,人数将超过2600万。在南北美洲,这个比例则将几乎达到50%。中东、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儿童肥胖病例同期也将出现明显增加。

  “像瘟疫在城市中蔓延”

  英国曼彻斯特的肥胖问题专家菲利普·托马斯警告说,儿童的肥胖趋势如果得不到重视的话,它将给世界各国的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后果。托马斯解释说,肥胖儿童长大以后,他们可能患上心脏病、中风等与肥胖有联系的疾病,其寿命也可能缩短。“他们可能成为平均寿命比父辈短的第一代人,”托马斯说,“这就好比瘟疫在城市中蔓延,但人们对此漠不关心。”王靓

  软饮料造成的危险一代

  ☆据本周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从1977年到1997年,软饮料消费在成人中增长超过60,在儿童中则翻倍。而肥胖症的流行在这段时间中也大致翻了个倍。☆根据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调查报告,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欧盟国家到2010年将会有2万儿童患上Ⅱ型

糖尿病。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预计,届时将有超过100万的儿童出现高血压、高胆固醇或心血管类疾病的早期症状。

  ☆含糖软饮料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如降低了对牛奶的需求。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拜瑞·珀普金认为,人们还会在心理上产生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形成对快餐的需求。

  ☆最适宜儿童饮用的是白开水、低脂牛奶、不加糖的奶昔以及百分百纯果汁。儿童每天至少需饮用2升水。王靓赵蓓娜

  “软饮料”

  软饮料就是乙醇(酒精)含量低于0.5%的经过包装的饮料制品,包括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天然水饮料等。果汁和碳酸饮料中含糖过多已为消费者所了解,固体的速溶饮料靠添加蔗糖或白砂糖来增加其“速溶”效果,多喝易导致糖摄入过多,这点容易被消费者所忽视。软饮料含糖分太多会引发糖尿病、肥胖、龋齿等问题。以英国食品标准局(FSA)的指标,每100毫升饮料含糖超过10克即为高糖饮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