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健康快车专题 > 正文

广东拟科学评估肝移植病人性格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7:12 新闻晨报

  针对美国医学界有关报道,专家称尚无证据显示肝移植导致性格改变

  □廖怀凌

  据羊城晚报报道,记者从昨天闭幕的“羊城肝移植论坛”上获悉,针对美国医学界报道的“肝移植病人性格改变”等现象,广州将建档追踪,加强对病人的中长期管理。

  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个人获得者吴孟超院士指出,中国的肝癌患者占了全球的40%-50%,与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对肝脏的损害,以及肝炎的高感染率有关。

  为缓解尸体肝脏供应紧张,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推广亲属间的活体肝移植,此项技术在国外已有开展,通常健康成人只需保留肝脏体积的1/4就能维持正常生活,而且肝脏可以再生接近原来的大小。活体肝移植的受者排斥反应较低,此外,移植肝的缺血时间短,非常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美国移植学界曾报道“移植记忆现象”:个别病人接受肝移植手术后,性格向供肝者的类型发生改变,如性格内向的人,手术后变成供者的外向型性格,有的病人接受了登山者捐赠的肝脏后,突然拥有了登山的技能。

  对此,中山大学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杨扬指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肝移植会导致“性格改变”,病人和家属也没有这方面的反映。接受肝移植的病人曾亲身经历濒死的逆境,绝处逢生后难免有人生观的改变,有的病人欣喜之余对未来产生焦虑,这些情绪变化一般在移植后几个月时出现,以后会逐渐恢复,并非供者的肝对受者发生了作用。中山三院将启动移植病人的建档追踪和中长期管理工作,届时对“性格改变”等猜想会进行更科学的评估。

  肝癌病人从出现自觉症状到死亡之间生存期仅4个月,肝癌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专家呼吁群众要重视年度体检,40岁以上、乙肝携带者、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尤应每年接受B超和AFP(肝癌标志物)普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