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爱问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专题 > 正文

北大教授焦维新详解“发现”号着陆的危险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 09:16 重庆时报

  昨日上午10点30分~11点30分,北大焦维新教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详细解读了“发现”号着陆的危险性。

  返航分为三个阶段

  航天飞机从太空返回到地面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离轨,第二轨道叫再
入,第三阶段叫着陆。

  自动导航风险不大

  在第一阶段,在技术上来说不会有大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都是自动导航软件,自动进行的。

  阻力增加风险最大

  风险最大就是第二阶段再入阶段,它的高度范围从122公里到25公里,这个高度之下大气密度是比较大的,随着靠近地面密度增大,所以航天飞机在这个高度往下落的时候,航天员会明显感觉遇到阻力。另外空气密度也非常大,温度达1400多度,所以这段时间,一进入这个界面会看到明显上升,十几分钟后慢慢回落。所以这段时间危险特别大。

  为了降低它的速度,在这段飞行期间应当说航天飞机也做了好多机动的动作,比如说摆动,使速度逐渐降低。

  像普通飞机一样降落

  因为到25公里高度空气密度非常大,机翼、尾翼、尾舵等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它就可以像普通飞机那样下落。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