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焦维新详解“发现”号着陆的危险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 09:16 重庆时报 | |
昨日上午10点30分~11点30分,北大焦维新教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详细解读了“发现”号着陆的危险性。 返航分为三个阶段 航天飞机从太空返回到地面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离轨,第二轨道叫再 自动导航风险不大 在第一阶段,在技术上来说不会有大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都是自动导航软件,自动进行的。 阻力增加风险最大 风险最大就是第二阶段再入阶段,它的高度范围从122公里到25公里,这个高度之下大气密度是比较大的,随着靠近地面密度增大,所以航天飞机在这个高度往下落的时候,航天员会明显感觉遇到阻力。另外空气密度也非常大,温度达1400多度,所以这段时间,一进入这个界面会看到明显上升,十几分钟后慢慢回落。所以这段时间危险特别大。 为了降低它的速度,在这段飞行期间应当说航天飞机也做了好多机动的动作,比如说摆动,使速度逐渐降低。 像普通飞机一样降落 因为到25公里高度空气密度非常大,机翼、尾翼、尾舵等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它就可以像普通飞机那样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