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详解珠峰测量的“尖端武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4:24 北京日报 | ||||||||||||
昨天,伴随着登山测绘人员的成功登顶,觇标、GPS仪器、雷达测深仪等观测设备也终于运抵珠峰峰顶,满足了高程测量中最关键的一个条件。当获悉觇标已经被顺利架起,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绘处高级工程师陈现军向本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些“尖端武器”。 觇标标架像个纸篓
看上去,觇标的标架好像一个没底儿的废纸篓,上端直径30厘米,下端直径20厘米,高也是30厘米。上下底边之间连缀着红色的布条和6面红色的棱镜。 布条是测角的目标。传统觇标标架以木条或者金属条制作,用布条替代则可以减轻觇标重量,降低冲顶难度。 棱镜可以将光线原路反射,以此来测定距离。6面棱镜能够满足6个交会点的测量要求。这是在1975年的觇标上所没有的装置,因为当时水平不够,无法进行测距。布条跟棱镜都被设计成红色,为的是在白雪和蓝天的背景下更加显眼,便于观测。 三根侧支架和一根主支架用来将觇标架设在珠峰峰顶。主支架使用的是航空铝材、侧支架采用超硬铝合金,既轻便又坚固。 拉绳地钉备了两套 除了支架,觇标还依靠三根尼龙绳索加以固定。绳索用五六十厘米长的地钉来钉在冰雪面上。为了设计地钉,陈现军专门咨询过曾经登顶的队员。但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说峰顶的冰雪层硬,有人说软。 陈现军只好准备了两套地钉,一套是三角形的,适合松软型冰雪层面,还有一套是圆形带螺纹的,适合坚硬的冰雪层面。登上峰顶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套。除去地钉的分量,觇标、支架、绳索加起来不超过5公斤。 传感器试测峰顶湿度 在觇标支架上安装测量温度、湿度和气压的传感器是此次测量的备选方案。那些气象仪器可以每15分钟对峰顶气象进行一次测试,所收集到的数据将通过被放置到支架旁边的一台黑色的卫星传输设备传送回北京。考虑到峰顶温度对能量的消解和仪器所需发射功率的强大,陈现军为传输装置配备了电量强劲的电池,“足够连续测量3到5天”。 如果获得成功,这是人类首次连续对珠峰峰顶气象进行探测,并首次了解珠峰峰顶的湿度数据。 文/本报记者侯健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