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珠峰高程测量登顶成功 精确高程有望8月公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3:37 解放日报 | |
登顶队员昨晚全部撤到海拔8300米营地,专业测绘人员计划今冲顶 5月22日11时08分,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队员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巅。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2日体育专电(记者 张景勇 边巴次仁)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 黎明前的珠峰,月朗星稀。登顶队员小嘉布、普布、阿旺根堆和多吉格桑 22日凌晨 3时 30分开始从海拔 8300米的突击营地向峰顶发起冲击,历经近 8个小时艰辛的攀登终于成功登顶。 “由于恶劣天气一再推迟的峰顶测量终于成功进行,这标志着测量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现场总指挥张燕平激动地告诉记者,“新仪器设备的启用和多种测量手段的配合使用,将使测量精度从 1975年的 0.35米提高到 0.25米左右。” 因为是地球之巅,珠峰“身高”自然为世界瞩目。 1975年,中国首次测定并发布了珠峰精确高程: 8848.13米,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珠峰地区地壳运动活跃,见诸媒体的珠峰高程并不一致;同时,不断发展的测绘技术为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中国“顺其自然”地开始了对珠峰高程的重新测量。 “这次测量除采用 1975年采用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用 GPS测量系统,可以说是‘双保险’,”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说。传统测量方法,就是把高程引到珠峰脚下,再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珠峰高程; GPS测量,则是将 GPS测量设备带至峰顶直接获取数据。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进行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复杂改正计算之后,再确定珠峰高程。 这次测量的另一个亮点是携带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测量,这让测量活动“如虎添翼”。测量冰雪深度一直是一个难题, 1975年是靠登山队员用人力向积雪中插杆量取冰雪深度,这次利用冰雪深雷达探测仪测量则更趋科学、合理。 登山测量队员还在离峰顶不远的一块裸露岩石上安装了一个珠峰 GPS固定监测点,这将为今后研究珠峰高程的变化提供参照。同时,由中国专业测绘人员组成的登顶队伍计划 23日从 8300米营地向峰顶发起冲击,此前还没有专业测绘人员登顶测量的历史。 在直接对峰顶进行观测的同时,测绘人员还将对其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为珠峰高程的确定提供依据,并开展相关地球科学研究工作。 张燕平说,我国将在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确定珠峰精确高程,并有望在 8月向全世界公布。 据新华社珠峰大本营 5月 22日电 22日下午 6时 30分, 2005年珠峰登山测量队队员顺利完成峰顶测量工作后,已全部下撤到海拔 8300米的营地,接着朝更低海拔营地下撤。 这是记者 22日晚上 7时从登山测量指挥部了解到的。据专家介绍,当登顶队员下撤到海拔 8300米以下时,就等于到达了安全地带,基本不会有什么危险,这表明队员已经成功下撤。 此外,成功登顶的中国女子登山队队员也下撤到海拔 8300米营地,并将在此营地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