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争议专题 > 正文

网友声音:圆明园的防渗膜难题的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1:26 新浪科技

  2005-04-08 16:47:01 新浪网友 就 专家质疑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 保护还是破坏 发表评论 IP:221.218.51.*

  难题的出路

  圆明园的防渗膜问题,经媒体炒作,谴责之声铺天盖地。可是口口声声热爱圆明园
伊利高管事件仍在调查 打造校园生活黄页
移花接木换脸坊 扔眼镜,幸福生活典范
的“专家”们,并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来。

  圆明园是水景之园。一把火之后,地面上的建筑残骸又遭劫难,除了已开放的西洋楼的那些石柱外,其余已经荡然无存。未开放的大块土地上,河湖干枯,山体易形,部份土地变成了村落、农田。这是历史留下的现实。

  圆明园是北京之园、国人乃至世界之园。那么,整治后要向国人、世人进一步开放的园子,将展示个什么样子?这个难题,摆在了各级政府领导的面前。

  有几种设想:

  *仅仅再现当年皇家园林的山形水系,辅以个别重点景区的建筑。这个方案,关键在水。严重缺水的地下,像一个无底洞,严重缺水的北京,给不了这么多水。

  *修改对圆明园的功能的定位,保持其西部、北部的枯水、荒废的现状,充当反面教材,使之兼有环境保护教育基地的功能。无疑它冲淡了国耻教育的主旨,政府是不会考虑的。

  *继续关闭西部、北部,等南水北调的“援兵”到达之后,再来考虑整治开放。但是这就错过了2008年向世人展示这个皇家园林杰作遭劫的机会,已投入的4亿搬迁、2亿整治资金短期内无法见效。

  左右为难,难道没有出路了吗?

  专家的责难,果真经得起推敲吗?湖底砌了防渗膜,“周边植物就会大面积枯死”吗?北京两个多月没下雨,马路上的树,不靠河、不靠湖,到时候不也长绿叶吗?何况圆明园还有侧渗的补充呢!湖底砌了防渗膜,“就破坏了天人合一的意境、天趣就会荡然无存”吗?隐藏在湖底的一层膜,有那个危害吗?

  现在需要的不是重复概念、加强炒作,需要的是冷静、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在一边倒式的“舆论轰炸”下,需要呼唤科学的良知,需要北京市那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勇敢站出来说话,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就我们外行人看,在谁也解决不了水的大难题的情况下,专们管水、研究水的部门建议做防渗有何错?继续做完防渗、注水,有何不可?枯水期的缩短至少有利于周边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小环境气候的调节吧?到有朝一日政府有条件赋予圆明园回灌地下水的功能时,防渗膜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时候拿掉它还是容易的!

  关于听证会

  由那个兰州大学都不承认其职称的张先生用吓人听闻的“语言”发难,经盲目跟进的舆论导向,经狂热偏执的几个“公众”推波助澜,现在似乎谁反对湖底铺防渗膜就是生态卫士,就是英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专家的声音出得来吗?德高望重、有真知灼见的专家愿意去和那位张先生面对面吗?愿意去面对记者的镜头,遭受事后的追逐甚至可能的断章取义的报道吗?还不如发出一批问卷收集一下真正的科学的声音吧。

  再说,专业科研部门的“环评”结果没出来,把一个专家都在争论的难题交给公众去听证,想取得什么结果?真担心会继4月6号的研讨会之后,引起更大范围的、更“权威”的误导。

  据说这类听证在全国尚属首例,这样仓促实施合适吗?国家环保总局也许想借此唤起国人的环保法意识,但是解铃还得系铃人,圆明园水的难题可不好解决啊!

  坚决支持!这才是理性的话!关于哪个张专家!大家真是没有判断力呀!

  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了!哎!悲哀啊!

  国人的盲从盲信!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