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争议专题 > 正文

圆明园防渗膜是否拆除无定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1:20 东方早报

  早报北京专稿 孙宗胜

  尽管圆明园管理处及少数专家坚持认为,防渗工程是一项保护生态的节水工程,但主张拆除湖底防渗膜的声音更加强大。

  环保总局昨日举行的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上,湖底防渗膜是否拆除
虽无定论,但圆明园管理处已作出承诺,将尽快补交环评报告。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等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评报告书报上来后,环保总局一定抓紧时间进行审查,依照法律迅速做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听证会上,张正春、俞孔坚、李迪华、崔海亭等专家直言防渗工程是生态灾难。他们认为,自然水系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好的环境方能维持健康,防渗处理后,水系与土地及其他生物环境相分离,失去了自净能力,将加剧水污染程度。

  圆明园遗址整修应遵循“重建昔日辉煌”还是“保持遗址现状”的争论,在听证会上再度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廷芳说,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保持其遗址性质。文物价值和文物美在于历史原创性。圆明园的历史原创性更在于废墟悲凉的沧桑感,现在进行的修复与遗址公园的精神不符。

  虽然听证会并无最终结论,但专家们纷纷为如何了结这一工程献计献策:中水回用、缩减水域面积,可为圆明园节约用水;而在湖底铺设适当数量的排水井,则可一定程度地解决湖底渗漏的问题。

  圆明园管理处、知名专家学者、各界群众120余人参加了听证会。这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来环保总局首次举行听证。

  到底对环境有没有害

  防渗工程很必要

  清华水利系教授沈志良:50年以前,圆明园地下的泉水涌出地面将近一米左右,但是现在看不到了,因为渗透水位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防渗工程是必要的。

  清华大学教授博在衡:这是目前有可能保持有水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湖水下漏后湖中水生动植物也会干死,湖周围的草木枯萎,影响生态,影响小气候,景观差。未能达到保护历史园林的效果,社会效益差。防渗工程伤害城市“绿肺”

  北京大学教授崔海亭:防渗工程伤害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还损害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1983年5月北京市修整圆明园以前,即使变成农田,圆明园仍然维持着一定的湿地功能,仍然成为城市里边的人工湿地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没有程序违法

  经过专家论证

  圆明园管理处:从2003年8月至今,工程指挥部聘请了专家顾问组,成立由相关专业组成的联合设计组,邀请著名专家、学者、院士进行专家论证会,对文物保护、道路、水电、植物、水资源规划等各项工程进行论证。坚持考古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考古工作人员的思想,确定了文物保护的范围,同时避免了人为失误对圆明园的破坏,保证了工程质量。国家、北京市、海淀区的各级领导先后11次对工程进行视察,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工程未经文物局批准清华李楯教授:2005年4月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圆明园防渗环境影响座谈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均表示他们未批准圆明园管理处的上述工程。

  如何善后

  拆除防渗膜

  清华李楯教授:应该拆除圆明园管理处违法在圆明园湖中铺设的防渗膜。

  北京大学李文华教授:国家环保总局应该在此次听证会的基础上,委托专门研究机构对圆明园的环境整治工程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细致评估、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生态恢复重建计划、并监督生态重建的实施。不应全部撤掉重来

  清华水利系教授沈志良:铺防渗薄膜是有影响,但还不至于说所有生态都存活不下去。这个工程应该跟有关方面商量,进一步改善,而不是全部撤掉重来。

  清华大学教授博在衡:不能从单方面的认识出发,毁掉防渗措施,使圆明园成为水体枯竭的历史园林。

  谁来负责

  依法问责

  清华李楯教授:圆明园管理处动用了数千万纳税人的钱用于环境违法行为,公众竟然毫不知情,可见我们的环境执法和监督确实存在着问题。

  建议国家环保总局报请国务院启动问责,追究圆明园违法在湖底铺设薄膜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北京大学李文华教授:依法问责。尤其北京市水利部门根据前几年河湖整治的教训,在有关领导公开承诺不再造“铜帮铁底”河的情况下,其下属研究所和工程公司依然承担了本次圆明园河湖整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影响了政府形象,应当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竞报》供稿

  《蓝色多瑙河》在会场响起

  也许是巧合,圆明园防渗工程环境听证会开始之前,《蓝色的多瑙河》在会议室里一遍遍响起。

  当动人的弦乐缓缓响起时,或许在平时,人们眼前浮现的是波光粼粼的那条著名大河。但在昨天,前来参加听证会的人们似乎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付主任朱红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而首先向媒体通报圆明园防渗工程的甘肃省植物协会副理事长张正春,忙着接受记者的采访,记者们则忙着抢占有利“地形”,架起“长枪短炮”。

  解振华局长悄悄到会场

  听证会在9点准时开始。大约10点,记者发现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悄悄来到会场。他静静地坐在了会场的最后一排,他时而站起,时而侧耳聆听。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遇到环境敏感的工程,都要举行这样的听证会,以避免决策失误。

  专家一出会场遭“围攻”

  整个听证会没有安排休息,一些专家刚一离开会场就立刻遭到媒体记者的“围攻”。吴良镛是吸引最多记者的一个专家,他离开会场时被记者团团围住,“现在工程已快完工,您认为该怎么解决这个摊子?”一连串的问题抛给了他,“我对这件事是坚决反对的。”只回答了这么一句,吴良镛很快离开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圆明园新闻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