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记者:故宫天坛保护只有涨价一条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14:07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 今天,北京市发改委举行调整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六大景点)门票听证会。与今年前两次水价、电价听证会上听证代表观点大相径庭不同,今天参会的21名听证代表意见一致,全
听证代表郑孝燮说,逛故宫、登长城不像柴米油盐那样是生活必需,只是偶然消费,所以价格适当浮动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反对。 上涨费用用于修缮古迹 此次申请票价上调的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十三陵的定陵和长陵。 景区的负责人在阐述涨价的理由时说,这些文化遗产大都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每年慕名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但是,无论是与外地的一些文化遗产地相比,还是与北京本地的其他热门旅游景点比较,北京各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价格总体都不高,如天坛目前的淡季门票仅为10元,旺季门票价格也仅是15元。 门票价格不高,一方面对提高景点的旅游接待水平不利;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利用价格杠杆控制超负荷的客流量,对文物保护十分不利。 更重要的是,这些遗产都面临着由于经费短缺不能得到全面维护的境地:故宫一百多年来没有得到全面维修,颐和园目前的收入只够维持基本运行……适当提高门票价格,可以缓解这些世界遗产维修资金捉襟见肘的困境。 景区的负责人都承诺,门票上涨的部分将全部投入到古迹的修缮和周边环境的改善。 特殊人群怎么办 大部分景区都提出,涨价后,将对大中小学生、离退休人员、社会低保人员实施优惠政策。 故宫、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的定陵和长陵90%以上的游客来自外地,而颐和园、天坛10%~20%的游客是本地游客,所以颐和园、天坛特别提出为满足市民晨练和休闲需求,继续执行年月票及相关优惠措施,月票价格将不高于两天的门票价格。 至少有四五位听证代表都提到对中小学生的门票优惠应该扩大。部分代表还提出,世界遗产能否做到对未成年人免票。 有的代表提出,国外很多博物馆或世界遗产地都有一个月内有一天对所有游客实行免票的优惠政策,建议北京的世界遗产也能采用这类优惠措施。 与以往不同,此次听证前,北京市发改委还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对北京市景区收费情况进行调研。专家组成员,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景体华说,通过调查,专家组发现目前北京市一些重点景区的门票价格存在四个特点:企业经营的景区门票价格高于政府经营的景区;新开发景区高于老景区;人造景区高于自然、遗产景区;外省市重点参观游览区普遍高于北京的游览区。 涨价能否限制游人 提出涨价的景区都期望,门票涨价后能限制游人的数量,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吕舟认为,提高价格与控制游人数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听证会专家组专家景体华特别强调,世界遗产应该是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利用,合理开发,但价格仅仅是平衡保护和利用的手段之一。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和景区还要多动脑子。 世界遗产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郭旃则认为,提高门票价格有可能会影响客流,那些已经游览参观过一次的游客或许会因为价格上涨而放弃去第二次。 郭旃说,“世界遗产是旅游中的奢侈品。”奢侈品的意思就是不能经常享用。 清华大学的吕舟老师认为,世界遗产门票与商业景区没有可比性,不能因为某些商业景区的门票很高就去攀比。 有多少钱能用来修缮古迹 同意涨价的市民代表都要求,各景区一定要按承诺把上涨的费用于修缮古迹。“过去几次涨价还是有效果的,有利于提高景区的内部管理水平。”清华大学的吕舟老师说,至少几个景区有了新的展陈,取消了景区里的商业设施。 除了此次提出涨价的世界遗产外,北京市还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这个遗产为什么没有提出涨价引起吕舟的关注:如果涨价是为了提供修缮古迹的资金,那么没有涨价的周口店就不需要修缮了吗? 吕舟老师说,其实这几个景区走的是收支两条线的路子,就是说,景区把全部门票收入上交国家,国家每年再按预算给各个景区划拨费用。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难做到故宫上涨的门票收入就能全部返回给故宫用于修缮。 听证会专家组专家景体华说,提高门票收入只是增加世界遗产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何解决世界遗产维护资金的短缺是亟待政府规划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