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东方思维能否拯救中国科技专题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3:43 《科技中国》杂志2004年第11期
科技时代_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举行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本刊讯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的讨论,中国学术界虽已开展了多次,但它始终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话题。由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和本刊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于10月23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举行。这样一个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吸引了各方而来的数百名听众,主办者临时更换场地以满足更多听众的要求,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听众不得不站在过道甚至席地而坐。年臻耄耋的国际知名力学与天体物理学家林家翘教授、国际知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教授、清华大学
谁来领取200万的珠宝 05年百姓赚钱直通车!
缤纷下载俱乐部 女性钻石液晶电脑上市
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文志英教授、中国科协副主任徐善衍先生等约三百人参加了论坛。《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新闻周刊》、《东方早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到会采访。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提出“既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伟大,但是中国的古代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这一问题,也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此次论坛,可以说是对这一难题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参加这次论坛主讲的有物理学大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杨振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董光璧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陈方正。进行现场讨论和评论的特约嘉宾有前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所长刘钝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吴国盛。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和《科技中国》主编陈越光主持了本次论坛。

  论坛由主讲人杨振宁先生开篇,他概要性的就一段时间以来倍受关注的关于其“《易经》与中国文化”一文再一次做了阐说。他的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所长刘钝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先生的部分认同,也引起了随后的多角度深入探讨。

  在易学的问题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董光璧先生认为,易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其积极的一面,可能对未来的科学发展有所启迪。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陈方正先生则认为,中西方在文明发展的源头就已经分道扬镳了,不能简单性的区分其优劣厚薄。中国科学的真正成功在中医药,中医药是今天甚至未来中国对世界科学的最大贡献,它是中国文化中产生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科学。对此,杨振宁先生当即表示不同看法,并引发现场热烈争论。

  此次论坛进行了约三小时,会场气氛热烈,听众参与踊跃。《科技中国》主编陈越光先生表示,以后类似的论坛和讲座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下去。

  相关报道:杨振宁板打《易经》 称其阻碍中国科学诞生

  相关报道:杨振宁: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有五点原因

  相关报道:何祚庥反思《易经》文化 支持杨振宁观点

  相关报道:评论:杨振宁打错《易经》板子了吗?

  相关报道:杨振宁指《易经》阻碍科学启蒙 众学者质疑

  相关报道:董光璧:阻碍中国科学诞生的主因是制度

  相关报道:自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钝支持杨振宁部分观点

  相关报道:新语丝:杨振宁批评《易经》值得深思

  相关报道:科学网:要敢于质问传统文化

  相关报道:新京报:对待传统文化要避免虚无化

  相关报道:南方都市报:“深奥”护不了传统文化的短

  相关报道: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跟易经何干?

  相关报道:网友:《易经》之争下的“伪学术敏感”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