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东方思维能否拯救中国科技专题 > 正文

科学网:要敢于质问传统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 15:48 科学网

  《易经》这类具有符号性质的传统文化,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连杨振宁说起《易经》来,也要反复声明自己没有攻击它的意思?实际上,批评又如何?真理越辩越明,这个道理不适用于传统文化?我们的知识分子其实要有杨振宁这样的勇气,敢于去质问那些传统文化。

  ——日前,杨振宁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发言,认为中
国传统文化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和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而且这两点和《易经》有重要联系。尽管杨振宁声明自己并无攻击中国传统文化之心,但还是引起了激烈批评。《新京报》发表文章说,《易经》含义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与近现代科学极可能是两条道路,而且决定了其容易被人利用的一面。没有严谨的逻辑推理,纯靠感受和顿悟,就无法“约束”那些出于种种目的想利用《易经》的人。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