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企业数字化系列谈(二):关于产业生态(上)

2020-09-27 19:56:2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我有话说(0人参与)

原标题:企业数字化系列谈(二):关于产业生态(上) 来源:尚儒客栈

Original

在系列谈的上一篇文章里,我谈到以下观点:

1、企业数字化和个人数字化在产业规律方面存在本质差异。

2、在个人数字化领域成功的企业是以产品为中心,依托规模化复制,因此规模越大,企业越容易成功。

3、个人消费者通过数字化体验更好的生活,企业则关注如何通过数字化构建竞争力。

4、如果企业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选择完全产品化的解决方案,但需要对数字化替换方案进行评估,未必替换能够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

5、只要数字化与企业的竞争力相关,就需要定制化开发。大企业的高成本决定了定制化开发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个代价无论是客户承担还是供应商自己吃掉,都很难受。

企业数字化需要找到合理的厂商组合模式,来降低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构建和运营成本。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组合模式呢?这一篇开始我们探讨产业生态的问题,先说说不正确的做法。

【传统产业生态是零和博弈的产业链管理】

在传统的产业赛道,不同的企业完成生产制造活动,相互之间以固化的方式合作。所以说传统行业里所谓产业生态,其实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

企业从产业链的上游企业进货,然后进行生产、运营和销售,为下游企业供货,或者直接将产商品提供给最终客户,产业生态结构简单,强调的是“管理”。

最初的管理手段,主要是优化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运作效率,降低成本。EMBA教学中最初谈运营管理的,就是讲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强调对产业链的整体进行持续优化和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损耗。

后来的管理手段,就是抢占行业制高点,争取利益最大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空间已经不大,于是产业生态的管理发展为,在零和博弈中,如何通过挤占合作伙伴的价值空间,来提升企业自己的效益。

强势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选择权来获得产业主导地位。在商战的大多数情况下,甲方是出钱的,往往更容易拥有话语权,迫使供方服从苛刻的条款。

另一种情况,产业链的上游企业通过标准制定权、垄断性、稀缺性等,获得产业主导地位。这就是所谓的店大欺客,表面对甲方爸爸唯唯诺诺,实际上需求方不得不遵从供给企业的规则。

无论是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产业的主导者更容易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因此我们看到,即便是面对极大的风险,企业都在试图占据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失去产业主导地位的企业,即便是名头再响,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里。

因此,当我们看到产业中诸多责权利不对等的乱象怪事时,也不必过于惊诧,看看产业的前世今生就明白,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往往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发展企业数字化需要新型产业生态】

实施数字化升级的企业会发现:原有的产业链结构和角色发生了改变。改变至少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供应商的变化。虽然有的供应商因为数字化程度不足而无法继续合作,但更多的情况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让自己的供应商队伍扩大了,很多以前无法对接的企业和角色可以成为新的商业合作伙伴。简单来说,供应商越多,企业的可选择范围越大,竞争力随之增强。

第二是销售对象的变化。如今互联网渠道在营销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仅是渠道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大量的中间成本,而且基于数据的精准营销还提高了营销的命中率和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数字化营销的甜头,无论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还是自身构建数字化营销能力,都在不断冲击传统的营销服务渠道体系。

第三是供需关系的变化。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产品,下游企业为上游企业提供数据和业务,甚至是目标和方向,到底谁是谁的供应商?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使得企业之间的对接成本大幅度降低,不排除企业间的合作改变以前的对接关系,形成新的产业组合模式。

比如,如果企业客户直接从电信设备商采购设备建设行业专网,就可能跳过了电信运营商;而电信运营商采用开源技术与软件企业合作,就可能跳过电信设备商直接构建云化的通信网络。

数字化之后,不再是固化的产业链,而是企业间可以“任性”对接的价值网络。在这样的产业形态中,参与者的机遇和风险都会加大。

而那些没有实现数字化的企业,则是直接失去参与资格。

产业链升级成为数字化的价值网络,那传统的产业主导者怎么办?

上一篇文章里说了,企业数字化对于个性化定制的要求非常高,这种难以规模化复制的游戏导致大企业高成本的劣势尽显,因此大企业在企业数字化这场新的游戏里,只可能通过发展生态合作伙伴的方式,来解决他们对客户的承诺。

通过为企业客户进行定制化开发,合作伙伴可以拥有比平台企业更密切的客户连接。如果大企业不善待合作伙伴,人家可以带着客户转投其他平台,成为别人的生态合作伙伴。

事实上,在我看到的众多大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中,惯性仍让他们把这些合作伙伴当成传统产业链里的外包商、低端供应商、编程的码农,严加管理,借助优势地位尽可能多占一些利益。把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交给合作伙伴去做,这不是构建产业生态,这叫欺负人。

未来的产业生态不是现在的产业链模式,对合作伙伴颐指气使者,终将众叛亲离。

说了这么多不正确的做法,下一篇我们来探讨如何正确构建产业生态的问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