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专题 > 正文

评论:但愿“霍金热”不是昙花一现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8月23日 09:54 人民网-华南新闻

  晓鑫

  尽管很多人无法透彻理解霍金的理论,甚至根本听不懂他的报告,但并不妨碍他成为“明星”。“追星族”为求一张霍金公众报告的门票,心甘情愿花天价购买;科技记者为挖得有关霍金的独家新闻,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霍金热”让我们心生感慨。曾几何时,影星、歌星、球星等被“炒”得火热,而那些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明星,却难以进
入人们的视线。

  科学文化素质事关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呕心呖血。尽管已进入21世纪,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是难以让人满意。有关调查显示,去年我国有85.9%的人没有参观过科技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有78%的人没有去过公共图书馆;有98.6%的人尚未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的确,霍金的报告不可能普及他那些艰深的理论和深奥的概念,但它可以在我们中间传播科学精神。“霍金热”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科学的向往,对科学精神的渴求。这种向往、这种渴求将唤醒人们内心沉睡已久的理性精神,成为他们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不竭动力。霍金成为“追星”族的目标,理应让我们感到欣喜。

  然而,“霍金热”中的一些现象也让我们担忧。在1小时的报告中,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中途退场,更有人交头接耳,卖弄读过的霍金“秘史”。在他们眼中,“霍金热”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谈资。霍金一走,他们的内心马上又会被别的明星、别的“猛料”所淹没。

  霍金的报告是短暂的,但我们希望“霍金热”不是短暂的。如果我们把“霍金热”当成我们亲近科学、弘扬理性精神的契机,把“追星热”升华为持久的“科学热”,“手摇”轮椅来到中国的霍金就会不虚此行。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专题
 相关链接
中科院院士田刚:离菲尔茨奖最近的中国人(2002/08/23 09:50)
背景资料:国际数学家大会和菲尔茨奖(2002/08/23 09:47)
数学奥赛不该变数学奥校 院士批评奥校热(2002/08/23 09:03)
数学的美丽境界--向“数学狂人”致敬(2002/08/23 08:21)
纳什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2002/08/23 08:20)
解读纳什:普林斯顿的幽灵(2002/08/23 08:20)
生命无处不在的游戏--博弈论(2002/08/23 08:19)
数学教育家说推理培养在早期数学教育中至关重要(2002/08/23 07:48)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下载新浪手机铃声图片 每天有四次机会中大奖
短信服务推荐
  和心爱的人养一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的虚拟历程
手机号:
密 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许美静] 城里的月光
[许绍洋] 幸福的瞬间
[范玮琪] 爱情白皮书
《我的野蛮女友》
更多>>



新浪商城推荐
喜赛体育
  • 清凉夏日用品
  • 出游装备
  •   精品热卖
  • 计算机书 5元!
  • 脱毛美容专区
  •   时尚手机周刊
  • NoikaN7650
  • 摩托罗拉388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