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1995年普林斯顿大学打算向纳什支付3万美元,出版他的选集,纳什没有同意。他的想法是,自己还没失去创造力,将来可以并且一定能够出版选集,那时还可以收入康复后的数学创造论文。
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奇才,在诺贝尔奖揭晓之际讲了3件事,一般人想不到的3件事:
他希望得奖能够改变自己的信用评级;
他更希望自己能够独享诺贝尔奖,因为他太需要那笔钱,他要为自己的住房支付欠款;
他认为自己的博弈论研究是与超弦理论类似的高度智力课题,其实用性也许是次要的或者可疑的。
一稿二投
纳什有超凡的智力,也有不那么光彩的一面,他为了获得美国数学学会每5年颁发一次的博谢奖,曾“耍”了瑞典的数学刊物《数学学报》。情况是这样的:1958年春,纳什将论文寄给《数学学报》,要求快速审稿(赫尔曼德任审稿人,审了两个月,验证了全部定理),当编辑部发出采纳通知后,他却撤回了论文,后来该文出现在《美国数学杂志》秋季号上。人们的解释为:
纳什可能希望将论文发表在美国的这家杂志上,因为只有刊物在美国刊物上的论文才有资格参加博谢奖评选;
纳什可能一稿两投,而这是不允许的;
另一种可能是,纳什只想从《数学学报》那里得到一份采纳通知书,以便拿它催促《美国数学杂志》尽快发表他的论文。
还有一种可能是,纳什先将论文投到《数学学报》,当得知这将不能参加博谢奖的评选后,宁愿被骂,也不愿意失去评选资格,于是撤回论文改投美国的杂志。
恶作剧
纳什还搞过恶作剧“坏”过人工智能大师麦卡锡,只因为他与沙普利要好,而这激起了纳什的妒忌。有一次纳什替麦卡锡向费城的一家服装店下了一大笔订单,而麦卡锡根本不知道。当麦卡锡要求商家寄回原始订单发现,笔迹显然是纳什的。纳什也马上承认了。
|